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22日 星期一

无需将“二维码收礼金”与道德捆绑(云中漫笔)

孙丽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22日   第 08 版)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 2016年移动支付业务金额超200万亿元人民币,移动支付发展态势汹涌。随着移动支付的延伸,扫二维码支付成为了大众日常消费的首选。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不仅路边卖水果的大叔大婶用起了“扫码支付”,餐厅服务员用二维码“求打赏”、收小费,就连寺庙也开始用二维码收香火钱……二维码支付已经变得越来越常态化,对此大家也都司空见惯。

  然而,近日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婚礼现场,伴娘在脖子上挂支付宝的收钱码收礼金,却惹得新娘的婆婆冷眼相待的事件在网上“炸了锅”,继而引发了“二维码收礼金是否合适”的发酵讨论。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对此持截然相反的看法,更有甚者将此事上升到了道德、伦理的高度。

  年轻网友认为二维码收礼金无伤大雅。这样既方便了来不及准备现金或者忘带红包的宾客,也避免了清点的麻烦和收到假币的尴尬。并且对于年轻人来说,使用二维码支付来完成日常衣食住行的消费已经渗透到生活习惯中,用哪种方式给“礼金”只是一种形式,并不关乎道德伦理。

  而这种方式却遭到了中老年人的诟病。据悉,新娘的婆婆和长辈们在婚礼现场就很不满,表示二维码收礼金太“扎眼”,是对宾客的不尊重。站在长辈这一边的网友甚至将二维码收礼金的行为与伦理道德“捆绑”,认为这种方式缺少人情味儿,违背了传统的礼仪道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崇尚“不学礼,无以立”。然而,当时代发展与礼仪讲究发生“追尾”时,礼金到底怎么收才合适呢?或许,回顾时代变迁带来的送礼方式的变化能暂时解答一下大众内心的道德困惑。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走亲访友、庆贺喜事,很少有直接送钱的,大家主要是送一些礼品。带有大红喜字的脸盆、床单、暖瓶等喜庆的物件儿都是礼品席的“座上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发现送实物礼品不再“讨巧”了,于是就开始纷纷随礼金,这种方式也逐渐得到了认可。

  就这样,礼金取代礼品,人情逐渐由实物变得货币化,这主要源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所带来的大众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也并没有引发严重的道德滑坡。

  因此,在笔者看来,用道德伦理来“绑架”二维码收礼金有些苛刻。“到底是否应该用二维码收礼金”不是一个非A即B的单项选择题,这只是不同年龄的人对于新兴事物发生的一次价值观碰撞。不同年龄、关系亲疏远近的人,明晰场景,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谊即可,无需将人情关系套上过于严肃的“道德外衣”。

无需将“二维码收礼金”与道德捆绑(云中漫笔)
“黑科技” 如何才能叫好又叫座?(网上中国)
母婴APP发展 凸显跨界融合机会
责编:崔玉玉 邮箱:cuiyuyu@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