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成了“花山”,“低产农田”变成了“高质基地”,“泥泞土路”变成了“乡间玉带”,“低矮土房”变成了“二楼洋房”……
这些,是发生在重庆市巫山县三峡工程移民搬迁乡曲尺乡的变化。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不仅使曲尺乡百姓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也逐渐缩小了乡镇与巫山县城乃至其他城市的差距。村民们曾因外出不便、生活困难而流露出的“愁眉苦脸”,也随着这巨大的改变化成了“满脸笑容”。
李相博摄(新华社发)
曲尺乡朝阳村村民王祖保承包的一块坡地,“以前就是一片荒山,什么也不种”,现在已经被一棵棵李树覆盖。 |
王祖保与妻子在草莓地里的合影,笑颜如花。46岁的王祖保有两个儿子,目前均在上大学。以前王祖保一年的收入才几千元钱,而现在种植脆李和草莓的收入加起来近10万元,不仅孩子上学不成问题,家里也加盖了第二层楼房。 |
王祖保骑着摩托车巡视脆李生长情况,公路两旁全是他种植的李树。春季,开花的脆李树成了一道风景;而到了夏秋季,李树结出果实便是王祖保创收的时候了。王祖保种植的6亩脆李可为他创收4万多元。 |
王祖保和妻子在草莓地里照看草莓。春日料峭,为了让草莓正常生长,王祖保和妻子把草莓地覆盖了一层保护膜,以过滤掉多的水分并保温。随着草莓质量的提高,更多县城里的人愿意驱车前来摘草莓,这也为王祖保发展农家乐创造了机会。 |
曲尺乡柑园村的张科富。张科富同样是从“愁眉苦脸”变成“满脸笑容”。身为3个孩子的父亲,张科富也曾陷入生活的重压,但现在即便是大女儿上大学、儿子读高三、小女儿读初三,张科富也能从容的生活。“我种植了20多亩脆李、8亩柑橘,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张科富说,“现在当农民很开心。” |
航拍的曲尺乡花山。春花灿烂,希冀满满。曲尺乡像他们一样种植脆李的还有很多,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这个三峡工程移民搬迁乡已经实现从“无产业”到“有产业”的转变,不仅美了当地的环境,还富了群众的腰包。 |
“荒山”变成了“花山”,“低产农田”变成了“高质基地”,“泥泞土路”变成了“乡间玉带”,“低矮土房”变成了“二楼洋房”……
这些,是发生在重庆市巫山县三峡工程移民搬迁乡曲尺乡的变化。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不仅使曲尺乡百姓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善,也逐渐缩小了乡镇与巫山县城乃至其他城市的差距。村民们曾因外出不便、生活困难而流露出的“愁眉苦脸”,也随着这巨大的改变化成了“满脸笑容”。
李相博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