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5月19日如期举行,东盟十国高官和东盟秘书长代表应邀出席,当前形势下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以及东亚区域合作等问题成为此次会议的重点。据悉,这次磋商会议也将为年内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等高级别会议做准备。一些外媒认为,东盟近来的种种举动表明,他们正在降低传统上对美国的依赖,接受中国扮演更多的领导角色。
外交政策大转变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消息,作为中国与东盟十国东盟事务高官重要年度磋商机制,中国与东盟将在此次高官磋商中加强中国—东盟发展战略对接,同时探讨更高版本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此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的整体氛围无疑比往年更好,因为目前南海问题正处于稳定降温的态势,而且在刚刚落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7个东盟国家元首参会,占到参会的29个国家元首的近1/4。”中国社科院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利平向本报记者指出,这都体现出东盟和中国的合作势头正出现一种历史性的增进趋势。
事实上,敏锐的外媒早已观察到东盟的这一变化。
4月底,第30届东盟峰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英国广播公司(BBC)直言,此次东盟外长会议和领导人峰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该区域国家在地缘战略方面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而言,一些国家希望美国拿出更多实际行动证明对亚洲盟友的支持,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正在转向中国。
对于南海问题的态度转缓是最为明显的例子。4月30日出炉的东盟峰会主席声明提到完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尽早敲定行为准则的重要性,但避开了有关南海造岛和所谓南海案仲裁结果的文字。
路透社还注意到,该声明中并未提到“人造陆地与军事化”、“活动的升级”等敏感词汇,取而代之的是“东盟与中国之间不断增进的合作”等积极表述。对此,该媒体称,这份调门缓和的声明出现的同时,目前的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正试图同中国和解。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更为直接地指出,菲律宾在外交政策方面实现大转变,正离开传统盟友美国而与邻国和商业伙伴中国改善关系。而中国也不再是东盟成员国之间的争吵对象,这在东盟今年迎来成立50周年之际有助于它的团结。
寻找发展新动力
东盟的外交转向并不突然,利益是其最为根本的出发点。
许利平指出,除了地理位置相近的天然优势之外,东盟选择与中国走近,更多的正是基于自身发展及自身利益的考虑。“东盟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聚焦发展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中国同样如此。双方在发展任务、路径等方面都是相似的,有共同的诉求,因此合作是天然紧密的。”
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许多东盟国家发现这一倡议与其自身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比如越南的“两廊一圈”建设、老挝的“陆锁国”向“陆联国”转变、柬埔寨的“四角战略”、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马来西亚的经济转型计划等。
“东盟国家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强化与中国的密切合作,并把‘一带一路’视作促进他们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新动力。”许利平说。
反之,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推崇的“美国优先”政策让东盟感到不安和担忧。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尤其是特朗普毫不犹豫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且一度扬言放弃“亚太再平衡”战略,都让东盟国家意识到,特朗普任上的美国东盟关系似乎将不再建立在经贸合作的战略框架下。
如BBC所言,虽然越南、新加坡等一些东盟国家似乎还在观望或是犹疑,但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已经开始权衡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信赖美国,并让美国充当保护伞。
5月4日,东盟外长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举行会谈,试图寻找他们关心的答案。尽管特朗普政府不失时机地表达了一定的友好姿态,不过从结果看,美国的态度让东盟感受到更多的仍是前景难测。
《法兰克福汇报》也认为,除了老挝、柬埔寨、泰国等早与北京紧密合作的成员,如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成员国也在外交上靠近中国,这一趋势得到加强,既是因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一步扩大在东盟的影响力,也有目前东盟成员国尚不清楚美国新政府在该地区将有多活跃的因素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东盟的外交政策转向过程中,菲律宾的态度变化无疑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去年上台之后就发现,继续搞前任总统阿基诺三世那套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行不通的,只有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才对菲律宾本国经济发展及其个人政治地位有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菲律宾态度转变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让其他东盟成员国同样期待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真正平衡或实现
作为目前的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东盟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此前就有预测认为,依照当下的发展速度,东盟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作为一个中小国家联盟,东盟的地位会不断上升,域外大国都不愿放弃这样一个机遇,都会希望和东盟发展关系。”许利平指出,这是一个自然趋势。
拉拢东盟的各方力量始终没有放松。比如美国,虽然具体的亚洲政策还未定型,但其显然清楚,东盟是不可轻易失去的伙伴。4月,美国副总统彭斯访问印尼,与印方签署总价值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同时,彭斯还会见了东盟秘书长以及各成员国驻东盟的代表,并透露特朗普将出席今年年底在菲律宾举行的东亚峰会、在越南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一系列首脑峰会,以此显示美国将“坚定”履行对本区域承诺的态度。
日本同样始终紧盯东盟。5月5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20届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日本与东盟决定设立4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3月,日本还分别向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出口武器装备,意图耐人寻味。
“各大国在东盟展开的竞争,过去和现在存在,将来也仍会继续。东盟及其成员国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会利用这一地位,在各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为成员国自身以及这一区域合作组织争取利益最大化。”杨保筠说。
奉行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东盟及各个成员国,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这是他们接下来必须解答的最大课题。“东盟应该实现的不是一种机械的平衡,或是为了平衡而平衡,而应将其外交战略真正放到整体利益当中去考量。”许利平指出,虽然对于如何在大国之间达到平衡,东盟国家仍未形成完全统一的立场,但是整体上,随着东盟区域面临结构性变化以及中国的和平崛起,未来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安全上和军事上也会与东盟国家有更多合作,且这种合作将更加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