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网络视频引起一场关于中国武术的讨论。在香港,由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香港中华文化学院主办的“香港故事”讲座上,香港武术联会武术顾问廖国存开讲,他介绍,在近现代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中,香港扮演着重要角色。香港曾拥有武馆400多家,习武者一万多人。咏春叶问、洪拳林世荣、八卦门孙宝刚等一代宗师曾汇聚香港,中国武术在此进行南北融合并走向世界。“一部武馆史,半部香港史。”
廖国存精神矍铄,身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已近70的他生于香港,年少时曾跟随香港精武会八卦掌名家孙宝刚习武。作为首班几十个学生中唯一坚持下来的人,廖国存说,坚持大过天分。几十年来,廖国存为香港武术界培养了大量人才,并始终以推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
廖国存介绍,中国武术历史悠远,春秋战国时武技逐渐形成,即手和器械的格斗技术;明清时,民间武术社团林立;1927年,张之江以“国术”统一表述中国传统武技;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被广泛推广;1970年左右,“Kungfu”一词为西方所知,并收入《牛津字典》。
由于中国武术在清代发展迅速,1910年,精武体操会成立,霍元甲任总教习,孙中山亲笔题赠“尚武精神”匾额。1922年,香港精武体育会成立,自此开始担负联系世界各地武林志士、推广中国传统武术之重任。
廖国存介绍,南拳和北拳是武术界对南北地区武术风格的大体概括。因地缘关系,南派宗师较早挟技南下香港授武。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聘请多位北拳名家南下,所谓“五虎南下”即指傅振嵩、顾汝章等五人。1960年至1970年,香港的武馆多达400多家,习武者超过一万人。“师父租用大厦顶层,用天台练习兵器、狮艺等。”廖国存说,“那时,武馆收入少,为维持运营,许多师父是‘朝卖鱼、午跌打、夜授课’。”
与此同时,一批以武术为主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相继问世。“关德兴、胡金铨、金庸……这些香港人让中国武术的影响力扩大到世界范围。”廖国存说。
1987年,香港武术联会成立,旨在团结全港武术界弘扬中华武术,继续助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廖国存先生就是其中一位重要参与者。他说,香港武术界在“香港武联”带领下,与内地武术界密切合作,参加了世界多项武术赛事,成绩显著。
岁月如梭,随着社会转型、娱乐多元化以及外国武术传入,中国传统武术如今面临挑战。廖国存说,在香港,高昂的地租令不少师傅开不起武馆,陷入“无地可教”的困境。对此,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说,虽然天台武馆时代过去了,习武的热潮也退却了,但他相信,总有一天,香港会继续将中国武术传承并发扬光大。
“建立规范以更好地发展中国传统武术,让香港继续助力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这是廖国存和何志平共同的愿望。
(据新华社香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