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8日 星期四

都塔尔与琵琶(丝路音乐)

吴 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8日   第 07 版)

  今年5月,我正在全国12个城市巡演《边疆:吴蛮与丝路音乐大师》。我邀请了一位非常世界级的演奏家,来自塔吉克斯坦的都塔尔大师塞瑞基丁·居瑞夫与我同行,希望给观众们带去一次真真正正的丝路音乐文化体验。

  都塔尔,在中亚丝路国家中非常普遍,就像我们的二胡、笛子或西方的吉他,几乎家家户户都存有一把都塔尔,全家男女老少都会“拔几下”边弹边唱。那年,我去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朋友家做客,吃完晚餐,全家坐在一起,从孩子到著名演奏家一起分享都塔尔弹唱,好不热闹。丝路音乐文化中少不了都塔尔。

  两根琴弦的都塔尔,有着低沉温柔迷人的声音,如果把它人性化,它就像是位魅力十足的中年成熟男人。

  琵琶,唐朝时期,经丝绸之路从中亚传入我国。“琵琶”两字在汉语中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是这件乐器的外来语。我曾经请教过伊朗音乐家朋友,他们告诉我,古代的波斯(今伊朗)有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叫“巴尔巴特”(Barbat)。

  还有一种说法:早在汉朝就有一种弹拨乐器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取名于右手的弹奏手法。中亚的横抱琵琶与中国本土琵琶从唐朝开始并存于宫廷和民间。时间迁移,而形成了今天的琵琶。目前我们的现代琵琶基本是清朝传下的版本,明朝的琵琶(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尺寸要小许多。当然,唐琵琶目前只在日本有收藏。琵琶从唐朝走到今天,从它的语言、性格,甚至乐器的结构多有变化了。琵琶是件非常难“对付”的乐器,入门不易。声音控制难以把握。名曲《十面埋伏》右手的扫弦(四根弦同时弹奏)如果掌握不当就会被听者厌烦,像歇斯底里的“刷子”声。所以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技巧并让听者愉悦从而感动,是件多么不易之事啊。

  四根琴弦的琵琶,相比较温柔的都塔尔,柔美中透着坚强,深沉中带着活泼,像位有多面性格的迷人女性。

  都塔尔和琵琶的音乐“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各自的地区语言特质。音乐感动全都浸透在左手指尖上下舞蹈中,右手起着掌控力度变化的作用。琵琶音乐的节奏比较简单,明显是汉族人的节奏习惯:规矩规整。都塔尔是来自典型的丝路文化土壤,许多时候要为唱或其它乐器伴奏,节奏复杂变化繁多……

  琵琶和都塔尔是在丝路弹拨乐器种类中历史承传下具有价值的“宠儿”。

故宫出京记
“浮士德”回德国(墙内看花)
追寻多彩的青春中国梦
都塔尔与琵琶(丝路音乐)
国际乐器演奏日将举行
纪录片《朱瑞将军》将推出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