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7日 星期三

和顺看“和”(人在旅途)

沈治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7日   第 12 版)

  古镇的亭子
  新华社发

  春夏之交,我们结伴赴云南边陲小镇和顺。在这里凭栏远望,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层层叠叠。抬头白云悠悠,俯首碧水潺潺。若不是身旁老妇人偶尔传来的叫卖声,还真以为置身江南水乡呢。

  和顺位于云南腾冲西南4公里处,与缅甸接壤,古时地处西南商道要冲,有600余年开发史。小河绕村而过,后人为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河顺”。“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眼中,和顺柔美悠然。

  邂逅这世外桃源,我们兴奋不已。“那边河上怎么有亭子?”有人惊奇问道。

  “是洗衣亭,这类建筑在中国独一无二。”当地人说。原来,和顺的男人们常年在外,虽说风餐露宿,但挣得少的也能养家糊口,做得好的则富甲一方。他们纵然腰缠万贯,仍念及妻子养儿育女的艰辛和侍奉公婆的不易,便专门在河上修了十几座洗衣亭,为妻子遮阳避雨,聊慰于心。

  如此深情的建筑,这般温暖的关怀,即使是铁石心肠,恐怕也会顿生柔情。

  我们告别小桥流水,一不小心,又掉进了时光隧道。

  走向高处俯瞰,才发现千回百转的小河对古镇是多么依恋。河流呈马蹄形,小鸟依人般环绕小镇蜿蜒流淌。极目远眺,广野平畴,杨柳含烟,荷塘飘香,亭台楼榭与名山秀水交相辉映。

  这里的民居多为明清风格,一些门牌坊和祠堂保存完好。徜徉在一座座古刹庙宇、精美祠堂、古朴民居之间,有恍如隔世之感。这座连骨子里都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古镇深藏于西南边陲,着实让人惊诧。

  这里的弯楼子老宅建于清朝中期,主人叫李德清,因经商有道,创立了中国近代少有的“跨国企业”。修建房屋时,他没因富甲一方而目空一切。在地形限制下,为给乡亲行路方便,便将房屋修成弯曲状,故得名弯楼子。

  进入庭院,整个布局紧凑灵巧。这里没有江南富豪的任性奢靡,也没有北方权贵的肆意张扬。李氏家族的居所建设,体现了睦邻友好理念——不炫耀、不突兀、不显摆,尽力含蓄、内敛、克己,融入普通百姓之中。厅堂悬挂的家训:和谐、和随、和融、和睦,透彻地诠释了儒道传家的精髓。清末时,盛极200多年的李氏家族为抗匪患捐钱捐物,保护父老乡亲平安。这种崇德向善、深明大义、知行合一的事例,在和顺还有很多。

  跨出弯楼子,我情不自禁地回头望望弯弯的小巷,高原的斜阳泻满弯楼子低调的小窗。此刻,我幻想着有远古的老乡在窗口挥挥手,是说声再见,抑或是情真意切的挽留。我明白,虽人去楼空,但温暖的历史仍萦回在脑海。

  夕阳西下,小河泛着金光,似在翻阅千年黄卷。春风拂柳,吹皱幽幽清波,天边隐约飘来天启般的歌谣——

  自古道,富与有,眼前花柳,

  财本是,公众物,有散有收。

  你有如,留下那,银钱田亩,

  何不如,积些德,世代不休。

  ……

  河水悠悠地流淌,中华文明没有打烊。

和顺看“和”(人在旅途)
唱歌的石林
沙海奇观月牙泉
纪录片《徐霞客》开播
赛里木湖 五月花海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