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建设的使命担当,抢抓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风险防范,在改革创新和深化转型中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
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必将撬动沿线国家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庞大的建设计划仅依靠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支持远远不够,运用社会资本也难以一蹴而就,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必不可少。
发挥优势,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
作为曾经的基础设施贷款专业银行;人民币业务综合实力领先的银行;国内经营牌照较为齐全的银行;全球化机构网络布局较为完善的银行,建设银行服务“一带一路”具有转型发展先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人民币业务大行、综合金融服务、全球化网络布局等独特优势。
2015年建设银行实施国际化转型战略以来,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累计为俄罗斯、巴基斯坦、新加坡、阿联酋、越南、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0个海外重大项目提供了金融支持,建设银行签约金额约合98亿美元。其中,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大项目有25个,投资金额约合470亿美元,建设银行签约金额为65亿美元。累计储备重大项目200多个,融资需求约合1100亿美元,涉及40个国家和地区,半数以上项目集中在铁路、公路、航运、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服务对象来看,涉及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当地企业等多类型客户群体;从服务领域来看,涉及企业投资并购、工程施工、境外发债、境外上市、设备出口等主要跨境经营活动;从服务产品来看,涉及出口信贷、跨境并购、项目融资、国际债券、国际银团、金融租赁等多元化结构性融资产品。
王洪章认为,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是一种必然,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须紧随其后,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综合化服务,大型商业银行责无旁贷。
老挝南欧江梯级电站项目是中资企业首次在海外获得整条河流流域开发权的项目,总装机容量127.2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千瓦时。项目融资金额大、贷款期限长且融资时间紧迫,对银行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建设银行作为牵头行,仅用9个月的时间完成从接到招标通知到签署贷款协议的大量工作,确保融资按照预定时间顺利关闭,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迪拜哈翔清洁煤电站”项目是中东地区首个清洁煤电厂项目。建设银行参与主导了该项目国际银团融资,2016年9月9日,23亿美元银团贷款协议签署生效。此次项目的成功签约,是在建设银行国际化战略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总行相关部门与海内外分行的通力配合下,深化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和推动国际化转型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和创新案例。
此外,建设银行还为中资企业参与建设的沙特延布炼厂项目、马中关丹钢铁基地项目、印尼东固LNG三线项目等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动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贡献。
深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在过去几年中,建设银行在摸索中起步,从转型理念宣导、体制机制改革、制度梳理调整、战略资源配置、技术系统支撑等方面,为转型发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为建设银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深化转型、增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王洪章提出,一是要加强总体设计与落地部署。建设银行已将“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中国建设银行转型发展规划》,并专门成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完成《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统筹协调集团资源,保障各项配套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二是要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及时跟踪客户需求变化,把创新贯穿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创新产品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三是要强化联动营销与综合服务,充分发挥集团优势,不断完善总分行、母子公司、条线间联动协作机制,推进综合定价、综合营销、综合核算,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四是要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坚持不懈地向智慧银行转型,依托新一代核心系统,冲击电子银行和移动金融制高点,显著提升经营管理智能化水平。
五是要完善多元化投融资平台。“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缺口巨大,银行难以独立承担,必须实行“传统信贷、投行对接、第三方推介”的三轮驱动融资对接模式。
为了应对新变化、新要求,建设银行迎难而上,稳步推进,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不断完善经营网络,提高机构覆盖面,先后在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开设分支机构,构成完善的“一带一路”服务网络;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研究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安排专项信贷资源,优化审贷流程;加大针对“一带一路”相关金融服务需求的创新,整合境内外资源,积极开展跨境贸易及投资并购、全球授信、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等产品创新;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合规经营能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