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4日 星期日

中国工程建起温暖共赢路

本报记者 高 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4日   第 07 版)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以东25公里处的一片旷野中,一个以“巨石”命名的工业园正在建设中。这就是总面积将达91.5平方公里的中白工业园,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参与建设的最大海外工业园区,也是中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
  新华社发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广袤土地上,到处可见由中国承建的工程项目,它们有的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建设之中。在这些工程项目背后,不乏中外建设者并肩战斗、相互帮助的温暖故事。近日,记者梳理了巴基斯坦、肯尼亚、缅甸、巴西等国的几个基建项目,采访了有关负责人,深深感受到工程项目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实惠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认同。

  交通项目,修筑致富之路

  巴基斯坦北部边境小镇苏斯特,最近几年面貌焕然一新。2015年,中巴公路(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一期工程完工。产自中国的大量日用品通过公路,经苏斯特口岸进入巴北部地区;当地的松子、杏仁、核桃等土特产,也通过这条公路运往中国。

  当初又破又旧的小镇因繁忙的物流热闹起来,镇里许多家庭买了小卡车跑运输。“路很宽畅,货物运输比之前快多了。”一位当地商贩称赞道。

  据了解,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塔科特,绵延上千公里。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中的“中巴友谊公路”,是连接两国的唯一陆路通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建设者打通这一“天路”,让巴北部地区摆脱了世代“与世隔绝”的状态。

  为加强互联互通,中巴双方决定对公路进行升级改造。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记者从负责该工程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了解到,公路改扩建后的交通量较之前增长1.5倍,由雷科特桥到红其拉甫口岸的行车时间从14小时缩短至6小时。道路的畅通给世代以农牧业为生的当地居民带来大量就业岗位,盘活了当地的经济、旅游资源。

  “要致富,先修路。”肯尼亚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简称“蒙内铁路”)连接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铁路建设,将资金、技术、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带入非洲。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蒙内铁路的建设将完善东非铁路网,促进东非地区的互联互通。数据显示,铁路的建设将推动肯尼亚GDP增长1.5%,通车后将降低40%的物流成本。

  “这一宏伟工程不仅将彻底改变肯尼亚,整个东非也将受益匪浅。”在2013年的开工仪式上,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表示。

  中国交通运输部的信息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中国通过73个公路和水路口岸,与相关国家开通了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海上运输服务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与43个沿线国家实现空中直航,每周约有4200个航班。

  能源项目,增强发展动力

  除了交通设施,输电网、油气管道等能源设施联通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交出靓丽成绩单。

  在巴基斯坦卡西姆港工业园内,一座现代化电厂正拔地而起。中国电建卡西姆港发电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康从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国内目前电力短缺,甚至伊斯兰堡等大城市每天也要多次拉闸限电。

  “卡西姆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落地的能源类标志性项目。”康从钦告诉记者,两台机组计划于2018年投入运行,年发电量约90亿千瓦时,将极大缓解当地的电力短缺。

  今年4月10日,运载14万吨原油的油轮成功靠泊中缅原油管道起点——缅甸马德岛港,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拉开投运大幕。记者从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了解到,该项目投产后,将带动缅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同时促进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能源基建故事也在遥远的南美上演。巴西美丽山水电站是世界第三大水电站,其水电基地距负荷中心超过2000公里,迫切需要特高压远距离输电技术解决能源输送问题。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201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参与的美丽山水电送出项目,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此外,国家电网公司现已累计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10条跨国输电线路,助推“一带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落地。

  共建共享,造福当地民众

  几年前,卡西姆电站工程曾发布招聘计划,应聘的巴基斯坦应届毕业生达1.6万人,远超100人的录用计划。

  “在这里工作是很好的平台,我的父母都以我为骄傲。”21岁小伙阿迦·萨德直言,电站工作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据了解,该项目普通员工的工资可达当地企业的2倍以上,高级人才的工资可达5倍。

  “我们大力培养巴方员工,同时非常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康从钦告诉记者,电站项目施工高峰时,曾聘用3000多名巴方员工,间接带动服务人员上万名。“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渐入佳境,当地毕业生也拥有更多选择。”

  在蒙内铁路项目部,东非游牧民族马赛人也拥抱新机遇。“这里工资高,中国师傅们对我很好。”哈瓦姆之前放养骆驼,收入微薄,如今他已成为施工队中的一员。马赛酋长吉布则感叹:“我们目睹了中国人的勤奋和无私。他们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能,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授人以鱼”同时“授人以渔”,项目部在当地还建立了施工人才培训基地。据了解,在建设高峰时段,共有肯方雇员5100余名,是中方员工的近10倍。可以说,让当地百姓共享设施联通成果,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温度。

  与此同时,“绿色施工”的生态理念也赢得掌声。肯尼亚察沃国家公园是当地最大的野生动物公园,而蒙内铁路二标段恰好穿越这里。为了让铁路两侧的动物自由迁徙,中方项目部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即使是大高个长颈鹿,也能在最高7米的桥梁下穿行。项目部严格规定:施工须在白天,以防惊扰动物;取土不能太深,以防动物溺亡。此外,工程会对取土场进行“复原式绿化”,将施工破坏的地表环境复原成型。

  “中国人真行!看着公园,还以为路基是凭空冒出来的!”肯尼亚环保局官员不禁点赞。如今,公园内所属的22个取土场,已经全部还原完毕。

中国工程建起温暖共赢路
中国为印尼打造清洁煤电
让互联互通联得更广通得更远
大家谈
责编:赵鹏飞 王俊岭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