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

理解生慈悲

□孙惠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3日   第 11 版)

  顺着“家”这棵藤往根处摸,女人都会摸到两个家。这似乎有些悲凉,你在一个家里长得好好的,却要生生地被拔苗移走。我27岁嫁人,经历了漫长的缓苗过程,带着乡村门风讲究的大家庭的优越感,来到没有门风也无所谓家族的小家小院,陷落感无时不在。我那所谓的门风,其实并不来自安详的生活,那时正是凄风苦雨的“文革”,父亲叔叔大爷全被批斗,姥爷舅舅也被批斗。然而正是奶奶在这并不安详生活中的安详,让我自童年起,就领略了奶奶带给家族的威严。那威严不是训诫,不是誓言,它甚至无声,但胜有声。比如无论外面的批斗口号喊得多响,奶奶每天早上洗脸时,必照例脱了上衣洗身子。冬天天冷,怕披在奶奶身上的衣服脱落,我便是那个帮她不断往肩上拽衣服的人。比如一日三餐,无论外面有什么样的消息传来,每餐后奶奶必照例要漱口。她的儿媳、孙媳——我的妈妈和嫂子忙家里的活计时,我就是那个端漱口盂的人。比如无论街上的人如何对孙家人躲之不及,奶奶三天两头,总要挺直了腰板穿过大街,去大爷和叔叔家串门。她穿着浆洗得板板正正的衣服,里边白色衬褂一尘不染,领口处一定要露在外面,街坊邻居敬佩的眼神从远处朝奶奶望过来时,我就是那个分享了荣耀感的人。

  奶奶出身辽南大孤山镇大户人家,读过书,有文化,嫁给乡村的爷爷,心底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她从未说过;赶上“文革”,她的儿女们受她国民党战犯的弟弟牵连,生活再一次陷落,她忍受了怎样的苦难,仍然不曾说过,可那从陷落的情绪里长出来的东西,胜过所有语言。当那东西潜移默化成一种无所畏惧的威严和安详,并吐露出荣耀的须芽,你也就希望自己有洁白的领口、清洁的牙齿、笔挺板正的衣衫,“讲派场”,也就成了人们评论孙氏家族的常用词。

  如果说我娘家的家还有什么家训,那么就是童年里奶奶通过细节所展示出的“讲派场”的姿态,虽然那派场所吐露的荣耀,是畸形的荣耀,有虚张声势的意思,属硬撑起来的面子,可正是这硬撑出来的畸形荣耀,使孙氏家族得到一种精神的护持——安详的笼罩。二娘和四婶是镇上人,对奶奶的“讲派场”心领神会,发现奶奶从街上走来,也穿着新崭崭的衣服迎出家门。母亲出生于乡村,大字不识一个,可她对奶奶更是配合默契,不但每天都心甘情愿为奶奶端水、洗衣、浆衣服,她侍候了奶奶一辈子,一辈子都一丝不苟。母亲生性贤惠宽忍,柔情似水,与奶奶刚烈不阿的性格完全相反,她的配合不排除有性格因素,可当年父亲卖过膝袜子,奶奶把拿到家里的过膝袜子分给城里出身的二娘和四婶,没给母亲,母亲在油灯下讲这个故事时,眼里满含泪水。很显然,当母亲陷落于奶奶“讲派场”这种即虚妄又实在的荣耀感中,荣誉感也润物无声地潜入了母亲的生命。母亲被移苗孙家,或许不是陷落,是提升,是拔苗助长,虽然要克服漫长的缓苗痛苦,可母亲是幸运的,毕竟,她在精神上找到了“组织”……

  派场里的荣耀,无疑含有虚荣的成分,后来的年月,我越来越多地看到奶奶在特殊年代留给子孙特殊礼物所衍生出的问题,可不管你如何反省和批判,它都在你的身体里驱之不去,当携带这精神基因来到精神空气稀薄的另一片土地,我经历了长期的水土不服……

  婆婆曾是娘家的老大,十三岁就下地干活,她喜欢旷野,喜欢跟大自然在一起,移植到张家,因为公公住供销社,常年在外,这个男人缺席的家需要她一个人承担家里家外的劳动,那个家的物质外壳——房屋,便只是她和孩子们做饭睡觉栖身的场所,一声鸟叫,一声买卖人在旷野的呼喊,都会让她不顾锅底正燃着的火,冲出院子,至于此时,身上的衣衫是不是整洁体面,身后锅底的火是不是烧出来,锅里的菜是不是烧糊,全然不顾,更不用说家里的卫生,过日子的规矩。恰恰公公在外,受文明熏染,希望有规矩,希望家里干净体面,当他偶尔回来,发现这个家并不是他理想的家,吃饭的饭桌就成了他训斥发火的唯一场合。刚结婚时,每餐吃饭,见大家低头急慌慌吃几口赶紧撤退,有些诧异,自动留下来陪公公,可我不知道,我是在引火烧身,因为当公公发现终于可以有一个人听他讲话,讲他过日子的理想,我便成了他的教育对象。虽然后来我也开始撤退,但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思考,思考这个家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顺着“家”这根藤蔓,我摸到了两个家,却不曾摸到一个跟“家训”有关的瓜。这真的让我有些悲凉。然而最悲凉的是,在历代名人家训榜上,出现的全都是男人名字,不管是皇上还是圣贤,是商人还是科学家,似乎从来就没有女人的事儿。而在我的两个家里,在我的生命中,女人是如此重要,女人不但需要撑起家这片天,女人还要经历拔苗移植、水土不服的痛苦,还有被“家”来“训”……

  如果说我从两个家里真正找到了什么,那么只有一点:对生命的理解:如果没有奶奶对当时家境的理解,就不会有那威严的做派,如果没有母亲对奶奶做派的理解,就不会有谦卑的服从,如果没有婆婆对公公发火的理解,就不会有默默的忍受,同样,如果我不是在痛苦中慢慢理解了公公婆婆的人生,从心底生起同情,我的缓苗过程将永无休止……

  女人的家训,或许永远只有一个:理解。因为理解生慈悲,而女人的慈悲,是家得以源远流长的真正血脉……

编者的话
理解生慈悲
母亲的笔记本
古稀老树
母亲与信仰
失语的母亲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