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13日 星期六

标志性项目进展顺利 提升沿线国生产能力

“一带一路”产能“大单”相继落地(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李 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13日   第 03 版)

  仅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就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近千份,完成营业额14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近一半。“一带一路”上的产能合作备受瞩目。5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相关情况发布会。发布会指出,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意义重大,现阶段成果丰硕,未来还将进一步健全服务,促进互利共赢。

  

  供需对接优势互补

  “国际产能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发布会伊始就这样说道。

  为什么要展开国际产能合作?

  “国际产能合作旨在发挥中方在装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其他方面的比较优势,对接中国和沿线国家供给能力和发展需求,共同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宁吉喆说。

  以广受关注的铁路合作为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铁路技术体系,在质量、造价、工期等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而铁路刚好是“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相对缺乏,或是建设年头较久、迫切需要改造的。这一供需相对接,便催生了近年来一系列标志性项目,例如中老铁路已经全线开工建设;中泰铁路持续稳步推进;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勘察设计已经顺利完成……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向本报分析指出,产能合作是指在某方面生产能力上的合作。“一带一路”许多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基建材料,如钢铁、水泥、玻璃等,但可能面对产能不足的问题;而中国在这些方面生产能力强,通过合作既能帮助对方国家提升生产能力,也可开拓国际市场。这符合双方的共同需要。

  合作项目利好多方

  不仅是铁路,产能合作的成果已经相当丰硕。

  在双边层面,中方同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有关文件;在多边层面,中方积极推动发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等文件,和有关国家共同谋划合作大事。

  宁吉喆指出,近年来,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许多重大项目也已批量落地。例如,中国高铁、核电“走出去”的第一单都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尼雅万高铁已签署商务合同并有望全面开工,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项目已顺利开工。

  吴心伯认为,产能合作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对东道国而言,可以提高相关领域生产能力,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和税收,培训更多的技术人员;对中国而言,则有助于实现国外市场的开拓,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会更加密切;而对“一带一路”建设来说,产能合作是建设基础设施、实现国家联通的基础。

  据发布会数据,2013至2016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合作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入区企业超过1000家,总产值超过50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1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8万个。

  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具体到产能合作的实施,其实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针对不同国家之间行业标准体系互认等问题,工信部研究起草了《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意见》,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互认。目前,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已分别采用中国水泥和建筑陶瓷行业标准。

  国际产能合作的支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以金融为例,各类金融机构正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产能合作项目。截至2016年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沿线国家发放贷款超过1100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3200亿美元,对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投资环境亦在逐步改善。截至2016年底,中方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5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共同为企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推进产能合作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做。”吴心伯说,就中方来说,生产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环保,对当地劳动力的培训要跟上,还需掌握相关国家的政策法规、劳动权益、税收政策等。

  “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提高服务水平,完善保障体系,积极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产业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光荣戴上燕尾帽
“一带一路”产能“大单”相继落地(热点聚焦)
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达成早期收获
成都创交会成交二百四十亿元
4月人民币贷款增1.1万亿元
苏州民族乐器博物馆开馆
中国防治“处置风险的风险”
甘肃基建积极利用外资
责编:梁益琴 邱海峰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