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舍己救人 消防本色

——记澳门消防博物馆

本报记者 苏 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05日   第 11 版)

  博物馆内景
  资料图片

  展翅飞翔的雄鹰,脚踏熊熊火焰,两边各插一把斧头,腹部正中是特区区旗,下方是“舍己救人”四个醒目大字——这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消防局的徽章和标志。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记者走进澳门消防博物馆,一窥组建已有130年历史的澳门消防局。

  浓缩百年历史 

  再现今日雄风

  澳门消防博物馆位于澳门半岛老城区、孙中山先生行医过的镜湖医院斜对面。这座米黄色的南欧风格建筑1923年作为澳门消防指挥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时至今日博物馆的后身仍然是消防局的中央行动站。上世纪90年代后期,消防局指挥中心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迁往他处。1999年12月11日,澳门回归祖国前夕,筹建数年的消防博物馆在这座古朴庄严的建筑物中正式开馆。

  全年无休的消防博物馆楼高两层。全馆700余件展品分布在350平方米的两个展厅里。在主展厅的中央,是两部50年代英国制造的消防车。年轻的“帅哥馆长”吴俊亮告诉我,这两部“老爷车”级的消防车,曾为扑灭澳门无数火灾做出重大贡献,在服役30多年后光荣退役,时至今日保养如新,每逢节日大巡游,仍是消防车队的主力阵容。

  展厅周边的墙上,挂满了消防局的历史数据、图片、队旗授勋、勋章及130年来消防队队徽的演变历程,还展出了一套1940年消防员在节日期间穿着的灰色礼服,配上金光耀眼的铜制肩章、旧式消防帽和斧头,俨如半个世纪前的消防员再现人们眼前。

  内展厅则陈列着消防局中央行动站扩建后的模型。这里还可以看到钩梯、消防栓,以及消防员的各种基本装备,包括必不可少的消防帽及水靴、呼吸辅助器等。

  牢记神圣使命 

  服务社会大众

  1883年的5月2日,当时的澳葡政府通过了《消防服务规章》,从此这一天被定为澳门的“消防日”。130年来澳门消防局坚持不变的使命是:保护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发生火灾、水灾、倒塌等一切危及人命或人身完整以及财产之灾难时提供救助;预防火灾;对紧急病人及遇难人提供救助;参与民防及应付紧急情况等。1999年12月11日,澳门消防局获颁授最高荣誉英勇勋章。

  消防博物馆开放10多年来,共有53万多人次(接近澳门人口总数)免费参观。这里是学校甚至幼稚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好地方。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参观之外还会与消防员进行有趣的互动游戏,获胜者乃至参与者都会得到小奖品,因此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记者参观的当时,就正逢一班幼稚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头戴小小安全帽,聆听最简单、基本的消防常识。

  防患胜于救火 

  责任重于泰山

  博物馆的身后“操楼”——一座像筷子一样细细高高的9层建筑。“操楼”顾名思义就是“操练之楼”。据了解,澳门现有的最高消防云梯车是68米,可达20多层楼高,但实战中消防员仍需要背负十几公斤的装备冲上楼房施救。因此,爬操楼作为训练之必须,消防员要带上最轻也有9.8公斤的装备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虽说标准时间是1分钟内上到9楼,吴俊亮说,年轻的消防员往往40秒即可到达。在一辆辆整装待发的消防车边,一套套消防衣、头盔、靴子等装备摆放杂乱,消防局一等消防区长张智宏说,这其实是精心设计的,以便接警后值班人员可以用最短时间穿好全套装备——按照规定,接警后1分钟就要出发,6分钟内必须到达火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消防员们就是这样,有火灭火,无火训练。得上天庇佑,澳门自开埠以来并无发生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重大火灾。自2007年开始试行5级火警分级制以来,最高的火警级别只是4次3级火警。这其中谁能说没有消防人宣传防范的一份贡献呢?

台湾警察角色很尴尬
台湾课本怎样教“大陆史”(看台湾)
香江镜像
舍己救人 消防本色
责编:任成琦 邮箱:gtbhwb@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