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5月04日 星期四

又到“五四”青年节,我们选择了一个生活类话题,看看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青年人如何应对来自家庭的“挑战”

我和父母怎么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5月04日   第 12 版)

  压力山大

  █ 李微楠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生

  对抗融洽七年间

  本科加读研,我在上海已有7个年头。父母在老家云南省玉溪市,经营着一家由爷爷传下来的店铺。7年间,时常与父母“煲电话粥”,讲述我在这个城市的琐碎。

  然而一直到上大学之前,我与父母的关系却是不咸不淡。反倒是来到上海后,我们才有了更多的交流。

  1996年以前,父母在一所回民学校教书,后又去了离家五六个小时车程的元江创业,忙碌的他们无暇顾及我。6岁开始,爷爷奶奶照料我,与父母一两周才见一次面。用“半个留守儿童”形容我再恰当不过。

  本就与父母不太亲近,又因淘气得很曾挨过打。到高中时,发展成至少一月一吵,当时的我还故意躲着父母,尽量不在他们的眼皮底子下出现。回想起这些,更觉今天的融洽可贵。

  大一下学期,我迎来了初恋,维持了一年便和平分手。父母略知一二,却没有多加询问。6年后的现在,他们没了当初的沉着淡定。

  “有合适的人就别错过,可以谈起来”一类的话,在寒假家庭茶话会和“电话粥”里时不时被提起。母亲甚至直言嫉妒她的同学、亲戚有了孙辈。所幸,他们的语气很是温和,还没到“逼婚”的程度,不曾带给我多大的压力。

  人们常说“七年之痒”,在上海的第七年,我最终决定弃上海而归。上学期末,我更报名参加了“美丽中国”公益组织,决定毕业后花两年时间在云南的深山里教书。

  我思量了很久该如何告知父母将要去支教两年这件事,在设想了不下百条他们可能反对的理由和我的解释后,终于拨通电话。出乎我意料的是,父亲只是淡淡地回复了一句:“那你报吧,去锻炼一下。”除此之外再无他言,我准备好的一整套说辞竟然没有派上半分用场。

  碰上这样开明的他们,我是幸运的。

  5月初的上海有了盛夏的味道,窗外吹来热热的风。再过几周,母亲就要来上海,我已计划好带她去苏州、南京逛逛。

  张 荔整理 

       

  █ 陈 铎 宁夏银川 私营企业主

  观念差异阻沟通

  我是1991年生人,很多人爱讲我们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26岁也不算小了,眼瞅着要奔三了,烦恼怎么会没有?

  虽然不喜欢被贴上标签,但是“90后”确实与众不同,跟“80后”完全不一样。

  最大的不同,应该是思考方式。我已经结婚生子,但在父母眼里,我远远没有长大,更别说能担负起一个合格父亲的责任。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衣食起居所需的东西都应该由我们亲力亲为,就像他们当年那样。但现在是分工细化的时代,我们可以花钱请好的保姆,她们在照顾孩子方面要比我们专业得多。所以,我们经常因为意见不同而起争执。

  再比如挣钱。我是做建筑工程的,资金周转频繁,经常有挪了上家补下家的情况。借钱做生意,在我看来是常态。多少大老板都是借钱起家、借钱扩充、借钱发展的嘛。但在父母甚至是“80后”的姐姐姐夫看来,这种做法无异饮鸩止渴,一旦没有人借钱了,资金链断了,就完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在这个年代能借到钱也是本事,靠着自己米缸里的那点儿“米”,一辈子也做不成大事业。

  经常跟同龄的朋友们沟通,大家的烦恼大同小异。我排了个序,跟家人观念上的差异是最大的烦恼。比如谈婚论嫁,传统观念当然认为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谈对象、娶妻生子都应该提上日程,但是我们“90后”于私人生活品质特别看重,找不到合适的绝不将就。所以很多朋友过年宁愿不回家,也不愿意由着父母和亲戚在这方面干涉自己的选择。

  最近我看网上有人评价“90后”的特点,包括早熟、随着兴趣走、追求平等、腐萌贱坏怪等。其实我们不愿意贴上这些固化的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我们这一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思想和能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以理解的目光来看待我们“90后”。 

  本报记者 朱 磊整理

           

  █ 王 萌 北京 媒体人

  我为老妈买面膜

  前些日子,老妈突然做起了美容护理。打电话听她说,是一位朋友推荐的,据说效果特别好。细细一问,说是某某品牌,我从未听说过。于是我让老妈把产品照片发来,看到之后,顿时无语,一款面膜上的英文名称,单词竟然都是错的!去国家食药总局官网一查,果然是山寨品牌。

  我劝老妈,这是假冒伪劣产品,不要再用了。老妈一口咬定,某位朋友就是在这家美容店做护理,效果特别好;美容店也是一位熟人开的,承诺没效果全额退款,所以一定要试一试。无奈,只好随她。

  “五一”假期回家,我特意给老妈带回来同样功效的品牌面膜。听完我的介绍,她还是默默地把面膜收了起来,然后继续用朋友推荐的产品,声称用完那款面膜,感觉皮肤光滑水润了许多,等用完一个疗程,效果会更好。

  实在拗不过她。面膜虽假,用了这些日子确也没有副作用,便只好和她达成协议,用完之后就不再买了,以后我“承包”她所有的化妆品。

  其实,这也是许多“90后”的烦恼。在互联网时代,父母对于信息真实性辨别不足,容易轻信虚假信息。朋友圈的科普谣言、网上伪造的重大“新闻”,甚至叔叔阿姨们相互推荐的“神奇产品”,在我们看来存在显而易见的谬误,他们却有可能信以为真。

  当我看到老妈早上细心地用买回来的“某某都说好”的假化妆品补水、涂精华、抹日霜、擦防晒时,真是既担心又无奈。“店里的护理师是专门从外地学习回来的,都做这行好多年了。”老妈对这位护理师充满信任,虽然她也知道这位“护理师”连资格证都没有。

  好吧,不求这护理有什么功效,只希望不要有卫生安全隐患。细细想来,其实那位朋友“一个疗程见效”的承诺,是妈妈对于美丽的一份期待,我怎么忍心直接打破这份期盼呢?

  看来,只能侧面引导老妈“走向正途”了。当晚,我决定要“骗”老妈敷我买回来的真面膜。

           

  █ 项 月 北京某公关公司职员

  三条“套路”挺有效

  自从上大学之后,每次放假回老家,和父母相处已经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回家前想念,回家后“怨念”。

  没放假的时候,父母会盼着我回家团聚。放假回家第一天,父母把我当成宝,带我吃美食,领我去商场“买买买”;等到回家第二天、第三天……父母就开始各种“嫌弃”我了,嫌我晚睡晚起、嫌我宅在家不出门相亲、嫌我捧着个手机不和他们聊天……

  当我到异地工作时,和父母打电话也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前半部分嘘寒问暖,中间部分谈理想,后半部分谈人生大事。

  嘘寒问暖部分:父母会问问我最近工作累不累?有没有好好吃饭?“谈理想”阶段由老爸出马,向我传授职场法则;“谈人生大事”部分,则是老妈和我聊相亲事宜,比如,“最近某阿姨介绍了一个不错的男孩子,还有小姨有个同事的弟弟在某地方工作,也可以考虑”……

  每当进入“谈人生大事”阶段,我总是借口说还有点儿工作要处理,就匆忙结束了和老妈的谈话。后来听老爸说起,因为我总是和他谈工作的事情谈很久,而每到和老妈谈话时就匆匆挂了电话,她对此有些伤心,认为我是逃避。

  我并不是不想和老妈聊天,可是她总是乐此不疲地为我介绍“批量的”相亲对象。我工作了一天本已十分疲惫,想早点儿休息,并且对她提到的几个相亲对象也不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我会表现出不太耐烦的样子,老妈便觉得我在逃避和她沟通。

  后来我也反省了自己:对待上司、客户时,我总是和和气气,可对待最亲近的父母为何不能多点儿耐心呢?仔细想想,父母毕竟是世上最爱自己的人,说那些我不爱听的话题也是出于好意,因为他们担心我一直忙于工作而疏忽了自己的终身大事,错过合适的另一半。同时,父母只是希望我一切都顺顺利利的。

  于是,我也慢慢调整了和父母的相处“套路”,其实很简单:能顺着他们的意,就顺着来;意见不统一时就慢慢安抚;适时拍拍“马屁”,不定期送送小礼,学会倾诉与倾听。事实证明,这几条还挺有效。

         

  █ 崔小军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 农民

  总吃闲饭非我愿

  我今年22岁,准确地说是“95”后,目前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里招揽生意。

  我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在社会上闲逛了两年,也没找到正经事做。爸妈担心在外面学坏了,我只好回家待着。但待的时间久了也挺烦的。想过要去学一门手艺,可一直没选好方向。看得出,父母挺为我未来的出路操心,但他们不知道我真正需要啥。其实,连我自已都没想好。好在现在家里农家乐生意不错,需要人手帮忙,我就干上了。

  到现在我还没正经谈过女朋友。自己都没定位好,将来指望靠啥子吃饭都不晓得,谈了也会连累别人。可爸妈不这样想,他们希望我快点儿结婚,好收收心。他们不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也不愿意知道,只知道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我的人生。爸妈托人给我介绍过两个女孩,一个比我优秀,看不上我,另一个,我比她优秀,没看上。

  在家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对象没找,工作没找,爸妈有时很烦我,会说一些气话,挺难听的。我也赌气出去租房子住过,但没坚持多久就又回归父母的怀抱。我很多同学都去了工厂上班,龙泉这边汽车厂比较多,工作相对好找。爸妈劝我也去,可想想流水线上的日子也挺难熬的,我一直犹豫不决。

  现在政府对年轻人创业很支持,我想到过自己干。但父母不支持,说我懒散惯了,干不成事。我这棵想创业干事的“小荷”才露出尖尖角,就被他们无情地折断了。不做事情,他们骂我没出息,想干点儿事吧,又不支持。这真让人苦恼!

  我现在想好了,无论如何,明年一定找个自己想做的事。不能总让别人觉得我这么个大小伙子,像个吃闲饭的。那不是我要的人生。

  本报记者 王明峰整理

       

  █ 赵 闯 西藏军区某部下士

  父母唠叨也是爱

  我入伍前是山东潍坊农村的高三学生,当时学习基础不够扎实,高考志愿也填得高不成低不就,结果那个暑假免不了成天备受父母唠叨:学习从来就不咋的,自己平时不努力,关键时刻菩萨哪会保佑你;看是复读还是准备打工,再不然,就在家里继承祖传的风筝产业,早点儿找个媳妇生个娃拴着,人生就凑合这么过呗!听得我心里直发毛,我还想自由几年,于是就应征入伍了。

  从华北一下子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西藏边防,我还暗自窃喜了好长一阵时间:终于可以免受父母成天的唠叨了,部队也不能天天时时用手机,他们要想遥控指挥并不容易。

  入伍后,父母学会使用微信,第一时间添加了我,最初打字很艰难的他们大多时间发的是语音,还像家里唠叨那般,嘘寒问暖、问长问短的,有时也会拍家人照片或者视频发给我,像姥爷生日、表哥结婚、大侄子满月,都拍了全家福视频发给我。

  距离真的会产生美,时间一久,我倒是恍惚觉得自己有那么一丁点想家和想父母了。两年义务期很快结束,我转成下士,第三年仲春终于可以休假回家了。

  离别两年,爹妈见了我很开心,于是无论吃饭、看电视、赶集、逛街……总是利用一切时机把两年的唠叨都补了回来:“几时学会抽烟了?”“你不要连续几天都喝得半醉,大半夜回家行不?”“你表叔给你说了个姑娘,山东师范的,青州人,周六去见见”“人家是大学生,家教好,也没嫌弃咱农村”……

  为了耳根子清静些,几天后,我尽量单独活动,吃饭时也拨些菜在自己碗里,在院子里晒太阳,或者躲在房间上网,晚饭后约同学哥儿们一起打球、骑车。

  假期转瞬即逝。返回部队前几天,午饭时我照常拨了菜端着碗,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却隐隐约约听见房里父母的话语:

  “你别难受了,娃是长大了,独立了,像男子汉了。”“我咋觉得他吃饭都在赌气?”“你多心了,他要真赌气,都不在家里吃饭了。你看你做的腌驴肉他多爱吃,一吃就是冒尖一碗,他在部队哪里吃得到这个味道?”……

  我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顿了顿,微笑着回到桌上,大口大口吃起来。

  毕竟父母的唠叨都源于爱,可我却不屑于享受这个幸福的过程。要及时珍惜才好!

  黄 超整理 

我和父母怎么处?
责编:任 涛 邮箱:people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