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29日 星期六

点赞劳动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29日   第 12 版)

  来自湖北一个偏远小县城、今年26岁的杨密在北京CBD地区体量最大项目之一中建三局正大侨商项目担任电工班组长。由于CBD正大侨商项目建筑体量很大,工地上不乏高水平的技术团队。为了不让自己落后,杨密晚上参加工地上开设的技能提升班,系统学习机电施工理论知识。由于工期原因,今年“五一”小长假杨密要在工地上度过了。图为杨密在施工现场检查电路。
  (新华网)

  今年59岁的马福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马福良17岁开始随父亲学习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他的作品大部分销往欧洲、美国、中东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及国内高端礼品市场。他曾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图为马福良在车间精雕细刻工艺品。
  本报记者 史家民摄

  今年62岁的杨似玉生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木匠世家,几十年来练就了一身炉火纯青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据统计,他先后设计制作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12座、鼓楼8座、大小凉亭30多座、风雨桥和鼓楼模型3000余座,作品遍布湘、黔、桂、港等地。图为在广西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校园里,杨似玉在完工的凉亭房梁上挂上吉祥花。
  黎寒池摄(新华社发)

  1963年原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四组,被以著名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的名字命名为“赵梦桃小组”。现年43岁仍坚持工作在细纱车间一线的王晓荣,是“赵梦桃小组”的第12任生产组长。17岁就进厂工作的王晓荣,备受“梦桃精神”的鼓舞,勤奋钻研,苦练本领,逐步成为纺织工里的“技术状元”和带青工的“金牌教练”。图为王晓荣在细纱车间内。
  新华社记者 邵 瑞摄

  拉萨市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观测员、助理工程师赵静5年前从吉林来到西藏工作。非气象专业毕业的她,凭着满腔热忱和不服输的韧劲,始终坚守在气象观测工作一线,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图为赵静准备施放气象气球。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今年63岁的江西省万载县双桥镇绍江村村民朱久财,世代生活在当地农村,是当地为数不多仍然靠养殖鸬鹚捕鱼的渔民。受捕鱼方式变革、自然环境变化、渔业资源减少等因素影响,养殖鸬鹚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少,这种传统捕鱼技艺也濒临失传。朱久财说,鸬鹚捕鱼是万载人的记忆,他要将这个传统坚持下去。图为朱久财在锦江河中训练鸬鹚捕鱼。
  邓龙华摄(人民图片)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全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用汗水弘扬着大国工匠精神,用双手谱写着劳动的赞歌。从他们忙碌的身影里,我们体会到了勤奋的力量;从他们专注的表情里,我们看到了劳动的价值。

点赞劳动者
责编:孙 懿 邮箱:rmr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