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29日 星期六

众神守护的民族

李达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有白族生活的村寨,几乎都有本主庙。本主,即神灵。本主庙中供奉着种类众多的神灵。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一种宗教信仰,对于本主的崇拜几乎是群民性的。本主是白族的村社保护神和民族保护神。每一个白族人,似乎一生都离不开本主。本主崇拜中不仅有祖先崇拜,而且包含着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主崇拜也在不断发展,一些帝王将相、民族祖先、英雄人物以及具有高尚情操的民间人物、佛教和道教神祗等等都加入到本主的行列中,使本主神祗越来越多,成为一个庞大的本主神系统。人们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集体来本主庙里祭拜神灵,祈福,修身,有时也会自己挑选日子来到庙宇为了消灾辟邪为了还愿……集体的狂欢,众神的狂欢,同时也可以是个体的静默与审视。

  在很多村寨里,有许多古木,有些青树几人才能合抱。那些青树中的一棵或几棵,就是那个村子的神树。作为神树的古木下面燃着香。在一些时间里,看到的是已经熄灭的香,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些地方的香火很旺,熟食撒满一地。在白族生活的地方,像大理,可以到处见到神的样子。神的样子有时貌似可以很随便,村外的某棵大树、某块大石是神,庙宇里的许多塑像是神,庙宇里的一些牌位同样是神。人们在神树下跪拜祭祀,人们在那些庙宇里跪拜祭祀。有一些老人,每个月都有那么一两天,来那些庙宇,吃斋,祭祀那些神树,念诵经文。那些念诵的经文,更多的是有关“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那是一个修身的过程。祭祀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寻求心灵安慰的过程。一些老奶奶会聚集在一处,举行莲池会,那是一场异常喧闹的诵经会。用经文来反省,用经文来祈福。神灵的世俗化,被供奉的本主管着村民们最世俗的需求和愿望,从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生产生活,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人去求本主。

  那些庙宇,或大或小,各种各样的神像聚集在一处,或坐或立,神态亦或静或动或嬉笑或悲愤。太阳神本主、天鬼本主、山本主、龙王本主、金马碧鸡本主、猴子本主、黄牛本主、石头本主、大树疙瘩本主、大黑天神、观音、北方天王、文昌、关羽、细奴逻、段思平等等这些本主出现在了那些庙宇中。白族民间有“五百神王,七十二景帝”之说,这么多的神,需要怎样一个造神运动?而最终信仰本主的这些村寨,暗示的似乎就是造神的容易,神只需要有力量,就有可能成神,而且成神的可能性极大。借助甲马纸,就能通神,许多老人在大树下、在岩石下、在庙宇里燃烧甲马纸,祈福以及其他种种。人可成神,物亦可成神。大部分的本主便是由普通与不普通的人幻化而成的,有一些本主是物,在大理的那些村寨里,一个树疙瘩都可以成神,只因它在某个时候表现出了物之灵异的一面。在大理,每个村寨所信奉的本主往往不一样,有些村寨的本主是大黑天神,有的本主是赤岩天子,有的本主又是别的。但人们从这个土地庙走向另外一个土地庙时,往往会毫不犹豫就向别的民间的神灵跪拜祈福,并希望从这些神灵这边得到保佑,那时人们面对的都是神。各种宗教,来到这里便被包容了,有些甚至便融化了:各种宗教相安无事地存在了多年。如果用洱海来形容这些宗教形式的话,洱海便是一个神湖,各种神灵在这个湖泊里聚集,并最终成其大。

  当狂欢结束,当一切归于静默,本主信仰的长河在时而波澜时而平静中继续传承、繁衍、变更。白族生活的大地,在这样的一股无形之力的濡染下,向前,以及必要的回望。

白族:家在苍山洱海间
众神守护的民族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