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门日报》报道,广东省江门台山市海口埠侨批博物馆的建设工程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预计今年8月能够正式对外开放。届时,该馆有望成为继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之后,广东省第二家以侨批为主题的大型国有文物场馆。
一纸侨批寄乡情
在闽南语系里,“批”指的就是“信”,所以侨批又被称为“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机构汇寄回国的家书暨汇款,既能传递平安音信,又托寄血汗钱物,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
侨批这种通信汇款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历经一个多世纪。100多年前,一批又一批南方沿海民众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投奔东南亚谋生,形成了“下南洋”的移民潮。在海内外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的情况下,粤、闽、琼三地华侨从海外往家里汇款和写信,只能经由“水客”、“客头”和一些民间侨批馆来递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侨批”。
目前中国侨批存量最多的是广东和福建两省,共有16万件。其中,广东侨批现存约15万件,约八成存于潮汕地区。作为联结海外华侨与其家人、乡邦的核心纽带,侨批已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目前为止10项《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之一。
家书封封抵万金
“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广东省住建厅在今年年初启动了寻访侨批银信后人的活动。在征集侨批银信后,邀请银信后人讲述侨批背后的故事,呈现海外华侨心系家国的精神。
今年3月,广东省台山收藏家李柏达向海口埠银信博物馆捐赠了新宁铁路侨批、驼峰航线侨批、飞虎队侨批等2000多份银信侨批资料,内容丰富,保存良好。
李柏达的曾祖父当年远渡重洋,赴古巴求生。从那时起,家里就开始出现银信。100多年过去了,李柏达家里的银信侨批、家书积存80多封,这些银信侨批资料也见证了台山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华侨的创业史、血泪史。
“前托通传金爱女儿亦兼来音,乃是情恩难忘,女子兄弟叔侄是系血脉之情,理所当也。”在李柏达捐赠的侨批中,曾祖父多次提及的主题便是亲情。自1915年去往古巴后,曾祖父30多年没有机会回乡。在漫长的旅居生涯中,常受父妻分居、骨肉分离的痛楚,缠绵不断的乡愁萦绕心间。在那个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成了曾祖父与家乡亲人沟通的唯一途径,寄递银信成为缓解乡愁的唯一办法。家乡亲人的存在、血脉的延续是他生存的动力。纵使踏遍万水千山,远隔重洋,也阻断不了对家乡的眷恋。
云书记忆永流芳
早在2015年,福建泉州市便确立了“以侨批档案、地方特色档案为重点”的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方向,开展抢救、保护、征集、数字化等工作,目前已征集抢救“侨批档案”实物封3214件、扫描件30991件。泉州市还重视侨批口述历史工作,积极开展信局遗址及侨批口述档案的踏访、收集、抢救,为侨批这一重要档案保留更多的史料。
2016年10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编纂出版了《闽南侨批大全》,它是闽南侨乡移民运动的珍贵史料遗存,汇集了闽南沿海侨乡数十个家庭或家族珍藏了数十载的侨批文献。这些侨批包含内信、回批,还有批局的汇票、作业单据、电汇单等文献资料共6000多份,涵盖面极广,翔实记录了家族成员不遗余力地向海外拓展、谋生、移民的史实,勾画了清末民国初年间,闽南沿海侨乡民众向海外移民较为完整的历史画卷。
如今,侨批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仍是在外华人心系家乡、亲人,艰苦创业、拼搏的历史见证,是侨乡辉煌历史的述说者。每一封侨批中,都蕴含着灯光下手写家书的温情,恒久不失的思念情感。只要是真实的,凡人的历史同样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