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历来是国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食品安全涉及学校,不仅关乎广大师生的健康指数,更直接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鼓励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厨房、配餐间等安装监控摄像装置,实现食品制作实时监控,公开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自觉接受学生及家长监督,以此来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为何受到如此大的关注?这与校园食品安全形势已经危如累卵密不可分。根据国家卫计委此前发布的《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通报》显示,2015年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为31起,其中27起发生在学校集体食堂,中毒人数高达1605人。学校集体食堂成为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舌尖上的美味”正在演变为“舌尖上的地雷”。
因此,校园后厨开启“视频直播”的消息一出,家长、老师、学生等校园食品安全的直接相关人纷纷拍手点赞。据悉,湖北、四川等地的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大学校园食堂的后厨已经实现视频监控或网络直播。“明厨明灶”、“透明厨房”等一系列要求在一些校园得到了基本贯彻。
诚然,校园后厨直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对于校园食品安全环境起到净化作用。但是,校园后厨直播也存在一些缺陷。最值得注意的不足便是:后厨直播目前只是对配餐、制作等环节进行监控直播,对于食材的采购、运输等环节却无法做到“跟踪式”视频覆盖。此外,后厨工作人员的健康信息和食品安全知识素养也是直播镜头无法顾及到的监控“盲区”。
为了填补监管“短板”,避免让校园后厨直播流于形式,笔者认为,有关各方应该“因地”“因时”制宜齐抓共管。
校园食品安全涉及原料采购、运输、储藏、加工制作等多个环节,在对后厨加工操作进行直播的同时,应综合利用目前最新的网络信息共享技术、大数据技术,将校园后厨食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信息以及后厨操作人员的健康信息实时分享给大众,扩大公众的知情权,使得校园食品安全得到360度无死角管控监督。
其次,则应加强对学生和校园后厨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素养的“补给”。笔者认为,技术向来只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想让“工具”真正物尽其用,核心在于人的执行。在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同时,校园食品安全管控方应严格执行后厨工作人员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后厨人员的食品安全常识、青少年营养饮食、后厨操作规范等知识的普及。
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资源应“偏爱”农村地区。据了解,由于缺乏监管,资金、人力投入不足,农村偏远、贫困地区的校园食堂变得“体弱多病”,食品安全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因地制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投入显得极为紧迫。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各界人士争当“把关人”,多方联动,拧紧校园食品“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