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这部作品写出了人性深度(新作评介)

——评孙惠芬的长篇小说《寻找张展》

周 荣 孟繁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12日   第 07 版)

  孙惠芬

  孙惠芬的长篇小说,多以农村题材见长。她的《上塘书》《吉宽的马车》《后上塘书》《生死十日谈》等,在批评界和读者那里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她新近发表的《寻找张展》,可以看做她的转型之作,也是她新的实践探索。这是一部拨开生活表象,深入开掘生活多样性、拷问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好作品。

  小说缘起于一个母亲接到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儿子交代的任务:寻找张展,而母亲对张展所知甚少,通过儿子得到的有限信息是:张展是儿子的高中同学,家在外省,个性叛逆,家世优越;父母把他和妹妹送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读书,亲情淡薄;高考前夕,父亲在一场空难中意外去世。此后多年,张展的去向无从知晓。带着儿子的“任务”,母亲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寻找。小说前半部中,张展本人虽然没有“出场”,但通过众人的描述,他的性格爱好、成长经历、生活轨迹已经“被”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费解的是,不同人的叙述中,张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象。高中班主任、“交换妈妈”、大学辅导员的回忆和描述共同拼凑出一个问题青年的形象:性格孤僻,放浪不羁,小学二年级离家出走,三年级结交流浪儿进了收容所;高中和发廊女早恋;青春叛逆,连续三年春节不回家与父母团聚;对“交换妈妈”的照顾毫无领情,反而冷言讥讽;出手阔绰,呼朋唤友吃喝玩乐,更隐约叠加上“官二代”的负面声名。而在特种学校老师的口中,张展为人低调谦和,生活节俭,富有爱心: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智障孩子打开心扉认识世界,自己动手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才华横溢,默默画了近百幅父亲的画像,但拒绝任何宣传展出;每周固定时间到医院为癌症晚期患者按摩,缓解病症疼痛,却执意拒绝任何采访。

  人物形象出现了巨大的裂缝,一面是“官二代”问题青年,一面是模范青年;一个是现实负面问题的集体中体现,一个是几乎完美的理想人生态度。为什么同一个年轻人在不同人眼中会呈现出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一个才华横溢的画者不愿意将自己的画作展出公之于众?小说在悬念丛生中把谜团留到最后,保持着饱满的叙事张力与吸引力。好的小说可以在看似毫无关联的生活“表象”中发现当中所潜藏的模糊逻辑,这些模糊逻辑可能包含巨大能量、产生强大推力,像火箭突破大气层进入太空那样,让平凡的生活爆发出升腾的力量、炫目的光彩。而随着张展来信的展开,谜团一点点解开,分裂的人物形象一点点弥合,一个从自我放逐、激烈对抗世俗社会到自我救赎、追求内心的淡泊明澄的青年形象生动丰富起来。

  在张展与父母的关系中,最触目惊心的不是权力至上物质崇拜对成年人的扭曲,而是权力和物质给孩子造成的内心的撕裂与人格的戕害。张展父母被权力异化,反之又用权力去异化自己的孩子。作者在张展这个“官二代”问题青年形象中融入了对代际冲突、青春成长、官场文化等复杂社会问题的思考。

  转折发生在父亲的意外去世。父亲去世后,张展回到曾经被妈妈坚决禁止回去的农村老家,在父亲亲手打造而被妈妈拒之门外的家具上发现了“麻雀”图案和“展翅”两个字,才恍然大悟父亲内心的痛苦与不得已——一只自由快活的麻雀终于一朝鲲鹏展翅,却失去了生命中简单的快乐。父亲的去世,一方面促使张展从单纯的父子对立的情绪中走出来,以更开阔的视角、更理性成熟的态度理解父亲畸形扭曲的人生,并将其沉淀为自我精神人格建构的积极动力;另一方面,让他“被迫”从严苛却优越的父母庇护之下走向广阔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一幅幅画作是张展作为儿子对父亲的愧意与思念,他又把这份深沉的情感通过关爱绝症患者、帮助智障孩子升华为对世界更博大的爱与责任,对人生更朴素踏实的态度,也完成了青春成长的蜕变。

  青春形象从一开始就与世俗世界构成紧张关系。张展对父母、对交换妈妈的抗拒与抵触,也是对世俗世界物欲横流的抗拒。由对权力至上物质崇拜价值观的本能抗拒出发,张展经由内心茫然的自我放逐到主动正视生活的苦难,反省自我人格和精神中的残缺,又在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蓄积起饱满的精神力量。这样,一个具有自省意识、灵魂丰饶的青年形象也在生活苦难与心灵伤痛之上站立起来。“80后”青年早已是文学作品中的熟悉面孔,但文学作品中始终缺乏具有内在建构力量的青年形象。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文学的青春形象,由超拔飞跃、激情四射突然变得落寞了”。而张展精神中所呈现的经历创伤后逐渐清晰的对内在人格精神力量的追求,正是当下文学所需要的充满了积极力量的青年形象。

  在“寻找”中,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不仅是那个饱满的充满内在力量的青年形象,更是还有小说字里行间流动着的温润的善意与宽容。孙惠芬对“关系”有着持久的着迷,“无尽的关系”是她关照世界的维度,也是结构小说、推动叙事最基本的动力。沿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藤蔓,小说从生活河流泛着的浮光掠影潜入到幽深而晦暗的底部,写出人们普遍面临的心灵困境与生存难题,那些卑微的生命、难言的苦衷、绝望的情感都由此获得了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在对“关系”的痴迷中,孙惠芬塑造了一批坚忍而善良的心灵,他们是大众普遍共识中的边缘形象,是承受生活重负又无以言说内心痛楚的弱势群体。

  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就是对人性深渊的探底式书写。爱与善、崇高与救赎,这些曾经构成文学恒久价值的品质,是否还能在当代文学中产生回响?生存的意义、人性的可能,是否还能在文学中找到积极的回答?孙惠芬一定对此有过长久的思考。在她的作品中,绝对的恶是缺席的,而善意与宽容是克服残缺、苦难、绝望的持久力量。在经历了苦难和绝望的洗礼后,那些善良而坚韧的心灵,那些人性中的善意与温暖,已经成为构建人类道德高度的重要标识,成为人类精神殿堂中永恒闪烁的希望所在。

  通过“寻找张展”,作者以温暖人心的善意体察个体无以言说的痛楚与挣扎,沿着生活表象的蛛丝马迹开掘生活的多样可能。“寻找张展”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寻找的过程,而是在寻找的过程中,它以艺术虚构的方式面对世俗生活的困境,将琐碎而具体的生活背后流动的痕迹、荡出的涟漪、陷进的深渊一一呈现。

“新乡土写作”渐成热潮(文学聚焦)
生活的智慧(作家谈)
这部作品写出了人性深度(新作评介)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