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08日 星期六

中国摸清可移动文物“家底”

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08日   第 02 版)

  4月7日,历时5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在北京发布。2012年至2016年,中国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

  其中,共登录珍贵文物3856268件,数量占比6.02%。此外,按文物类别统计,钱币、古籍图书、档案文书、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大,占总量的70.78%。

             

  ■ 发现一批重要文物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普查结果,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件/套。仅北京地区就新登记收藏单位222家,新发现新认定文物2884873件/套。

  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这些增量主要来源于两类单位:

  一是一些文物单位对历史上囿于保护条件所限而封箱保存的藏品进行了全面清理登录。故宫博物院新普查登录了一批重要甲骨文物;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江苏省完成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等一批新出土文物的登记。

  二是众多非文物系统的单位通过普查认定,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山西省运城市青龙寺发现完整的《永乐南藏》经书;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红山时期陶塑人像;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现清代土司铜印;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在普查中认定文物数万件;新疆认定2万余件反映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文物。

  据刘玉珠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通过此次普查掌握了中国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摸清了“家底”。普查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总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收藏主体集中、文物类型丰富、文物数量快速增长等特点。

  ■ 建文物资源数据库

  据介绍,此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按照统一编码规范,对登录文物和单位统一分配标准代码和分类编号,建立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登录的每件文物赋予全国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甄别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识。

  “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改变过去各单位文物信息零散孤立、互不相通的信息孤岛局面,实现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信息的统一集中存储。”刘玉珠说。

  此外,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有效构建全国可移动文物大数据。

  ■ 普查成果服务社会

  利用普查成果服务社会是本次普查的目标之一。“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建立了文物资源登录的统一平台,普查结束后,这一平台将打造成为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持续向社会开放普查登录文物信息,提供文物基础信息和图片,实现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刘玉珠说。

  数据显示,全国共举办普查相关展览1901个,展出文物35.7万件,参观总人次达1.5亿。此外,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还联合各地实施“文物带你看中国”项目,将代表中华文明的数字文物藏品在海外文化中心和博物馆推广展示。

李克强同挪威首相会谈
世界高度关注中美元首会晤
李克强会见巴特利
以色列作家
合肥学书法
张高丽会见诗琳通
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颁奖
全美中文大会在休斯敦召开
中国摸清可移动文物“家底”
责编:任 涛 王 萌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