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读书,但毋庸置疑,专家、学者、作家看书的角度会与我们不同,他们从书中看到的东西也许是我们看不到的。
从今天起,悦读空间版开辟“名家读名著”专栏。开篇就由王蒙先生领衔,听他给我们讲讲他看到的《红楼梦》。
——编者
《红楼梦》是非同凡响的。
200多年来,它从禁书到广泛流行,成为中国公认的文学巅峰,被各种人物研究讨论、争辩发挥,形成了专门学问。不论在世界文学史还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可以与《红楼梦》相比的书。
曹雪芹没有更多的其他作品留世,就是这么一个《红楼梦》。而且这个《红楼梦》的流行版本,据说不完全是曹雪芹所写。
可是,早在《红楼梦》当年靠手抄本流行时期,就已经出来一句话,说是“开谈不言《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就是说,你如果不聊《红楼梦》,你读多少诗书都白读了。这又让人想到元朝戏曲《琵琶记》作者高明,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有地位的另外一句话,就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说如果你的文学作品、戏剧作品不能够改善世道人心,不能够改善风气和教化,那么你写得多好也是枉然。
这两个“枉然”不一样。第二个是从教化的意义上讲的,这是中国几千年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也就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而《红楼梦》,恰恰直接的教化意义不那么明显,而且从正统的封建主义思想来说,其思想情调,涉嫌“有邪”。
不言《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话旨在于强调此书时尚性、流行性、普及性、话题性。
《红楼梦》曾经被毛泽东主席给予没法再高的评价。
毛泽东说《红楼梦》至少要看五遍,看不够五遍就没有发言权。长征的时候他还支持过一些人,说长征时也可以读《红楼梦》。在他的名著《论十大关系》里边,他说:“我国过去是……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半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后来“十大关系”的正式文稿,将“半部《红楼梦》”改成“一部《红楼梦》”了。可能是大秀才们觉得半部《红楼梦》不太好听,其实半部的说法很厉害,这可以说是“厉害了,我的书!”多半部书居然成了这个大国数千年文学成果的一个代表。正如有人说的,即使中国所有的文学都没了,还剩下多半部《红楼梦》,往那儿一搁,你也得服。对,它很特殊。
那么为什么说它特殊呢?
鲁迅说过,“自有《红楼梦》以来,把中国小说旧有的写法都打破了。”这是指《红楼梦》的深刻性、生动性、真实性、幻想性,而同时呢,又要加上一条它的丰富性、立体性,还有它的弹性。
至于《红楼梦》主题的丰富性,讲得最好的也是鲁迅。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啊……”就是说,不同的人从这个《红楼梦》中能够得出不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