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4月07日 星期五

为零起点学生打开汉语学习之门

刘香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4月07日   第 09 版)

  在海外我教授最多的是汉语水平为零起点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与零起点的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是件重要却不那么容易的事情。事实上,零起点的学生不仅想与汉语老师交流,更想用汉语与老师交流。怎样才能尽早地与零起点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汉语交流呢?经过摸索,我总结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总是在第一节课上课之前根据学生姓名的发音给每位学生取一个中文名字,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用汉语点名。虽然学生可能听不懂,但通过课堂上课件同步呈现学生的学号、母语姓名、中文名字(同时标注汉字和汉语拼音),学生们很自然地一起猜“这是谁?”而且几乎都能“对号入座”。当学生知道是在叫自己名字的时候,自然会感到新奇并产生自豪与兴奋。

  下课后,我还会就同学的新名字与他们商量讨论,最后商定一个他们乐于接受的中文名字。给零起点的学生取一个中文名字、每一节课都用中文点名,这是一种看上去很普通却很有效的交流方式。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会对自己的中文名字产生一种特别亲密的感情,并从自己的名字开始对汉语油然而生一种认同感。老师对学生名字的关注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朋友般融洽,相互间的交流也更轻松更愉悦。

  其次,教给学生最常用的3句问候语:“您好!”“谢谢!”“再见!”每次上课、下课都使用,每次见面也都使用。在海外,学生处在非汉语语境中,每周只有一两次汉语课,遗忘率很高。只要一见面,他们便想起这3句话并能正确使用,我也热情洋溢地回应。这会让学生惊喜,因为他们知道是在用汉语跟老师交流,而且成功了,这就足以让零起点的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开口说汉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第三,很多课本中没有课堂用语的内容,但学生越早掌握课堂用语,师生间的交流越通畅。所以,我从第一节课就开始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课堂用语,借助课件解释语义,比如,第一节课教“上课”“下课”“明白”“不明白”等,让学生知道老师想做什么,让老师知道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在以后的课堂中慢慢教授更多的课堂用语,比如,教会学生用 “请重复”等句子向老师提出教学要求;教学生用“快”“慢”“好”等表达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学生明白“跟我说”“一起读”“请听”“请写”“请回答”“做作业”等的意思,并在课堂上重复使用,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意图,能够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最后,教给学生一些表示赞赏和鼓励的日常用语,配以夸张的表情,比如“漂亮”“聪明”“美男美女”等;教给学生一些表示谦虚的礼貌用语,配以夸张的手势,比如“哪里哪里”“过奖过奖”等;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感情的时尚用语,配以夸张的动作,比如“我想你”=“530”;“我爱你”=“520”;“气死我了”=“7456”等。课上、课下,老师可以创设语境引导学生使用这些日常用语来表达情感,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可以更深入地交流,甚至可以开玩笑了。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学会用简单的汉语表达强烈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零起点的学生处在汉语学习入门阶段,教师不宜用太长的句子,也不宜用复杂多变的句式表情达义,也不宜做过多的解释,否则,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听不懂,越听越糊涂,让学生觉得汉语很难学。正确做法是,教师重复地使用简单的课堂上使用过的句子进行教学和交流,并借助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教具、欢快的歌谣与情景剧等进行教学,让零起点的学生在轻松自信的氛围中度过汉语学习的入门阶段。

  (本文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外派汉语教师,现在韩国韩瑞大学教汉语)

字里行间的标点符号
故乡就在乡音来处(梦里乡音)
家乡的变化(华人少年作文比赛)
为零起点学生打开汉语学习之门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