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待在寄宿家庭,会经常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在悉尼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香港留学生申玉中这样形容他在澳大利亚的“新家”。
第一次在国外生活,申玉中选择寄宿在单亲妈妈米丽·弗朗的家里。他说,住在这里勾起了他对家的记忆。
见到记者时,申玉中穿着黑色的“皮卡丘”文化衫。他是动画人物皮卡丘的“迷弟”,身上的文化衫是弗朗的孩子们送给他的圣诞礼物。
申玉中一边与弗朗准备着午饭,一边对记者表示,留学生应该尝试与澳大利亚的寄宿家庭共同生活,这样可以学到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弗朗有新西兰毛利人的血统,申玉中说,这让他在与弗朗一家共同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澳新土著文化。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寄宿澳大利亚家庭的留学生人数增长了20%。这种独特的体验成为了留学生与澳大利亚文化互动的有效途径。对很多留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地方比澳大利亚家庭更适合开始留学生活。
申玉中说,学习的开端充满困难,“第一天上课,老师走进门就说,‘我相信所有人都听过这个……’,其他人都在点头,但我却是一脸问号”。“与澳大利亚家庭生活在一起,帮助我更快适应这里的多元文化”。
与此同时,弗朗一家也利用提供寄宿的大好机会,交上了新朋友。弗朗是4个孩子的母亲,为了减轻生活负担,7年前她开始向留学生提供寄宿。
“(提供寄宿的)感觉很好。我喜欢不同的文化和新事物。我个人认为,在对待年轻人、儿童、老人和家庭的方式上,新西兰的毛利文化与中国文化非常相似。和寄宿学生住在一起,是一种很包容的生活方式,对我的孩子(成长)非常好,他们学会了接受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人,”弗朗说。
吃完饭后不久,弗朗两个在家的孩子已经和申玉中玩闹在了一起。申玉中摆满了皮卡丘玩偶的房间,是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场所。
像申玉中这样寄宿在澳大利亚家庭中数以万计的中国留学生,是中澳年轻一代文化交流的先锋。
近些年来,中澳两国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去年两国人员往来近200万人次,在澳中国留学生达到26万人。中国最近几年一直是澳大利亚海外留学生最大来源国,澳大利亚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新科伦坡计划”,鼓励更多澳大利亚青年前往中国等亚洲国家留学,这样的双向互动将会打开更多相互了解的窗口。
“人们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否定源自不理解和不熟悉。像这样为留学生提供食宿,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弗朗说。
“这里有温馨的家庭氛围,这太幸福了,”申玉中腼腆地笑了。
(据新华社悉尼3月22日电 记者张小军 宋 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