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广州:产业创新托举机遇之城

本报记者 张保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22日   第 11 版)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

  思科大中华区合作伙伴投资广州番禺专题推介会

  2016投资广州国际顾问圆桌会

  广州科学城科创基地(孵化器)

  对于一个计划投资达61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近1000亿元人民币的超大投资项目来说,从开始直接接洽到签约需要多长时间?广州给出的答案竟然是“50天”。是的,这个“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项目(简称8K项目)”的大工程,不仅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引进的制造业项目规模之最,而且保持了令人咋舌的高速推进势头:从签约到正式注册实体公司历时19天,从注册项目公司到正式动工建设仅31天。

  对上述投资,《华尔街日报》中文网3月2日刊发了该媒体对此项目主要投资方之一、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的采访报道。报道中,郭台铭盛赞广州速度,他说,我们看到广州的效率,看到其官员的个人魅力和执行力……任何想吸引富士康投资的美国州政府都应来学习它如此高效的秘诀。

  郭台铭盛赞的“广州速度”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不仅得到了更全面诠释,而且还被进一步升级为“广州机遇”。根据论坛主办方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在论坛期间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17》报告,广州与深圳、杭州、武汉、南京一起跻身综合排名前五,并以最高得分,占据榜单第一位置,成为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城冠军。

  

  纷至沓来 

  高科技企业组团入驻

  “春江水暖鸭先知。”研究报告虽然重要,但是时刻浸淫在世界商海的资本和企业家对投资环境的感知和体认无疑是最敏感的。郭台铭和富士康科技集团对“投资中美”作出了全面评估,并作出了他的选择。世界主流媒体显然关注到他的行为,并作出跟踪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刊文称:“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商富士康科技仍没有放弃在美国设立一个面板厂的计划,但是它已经在中国开始建设一个投资超88亿美元的工厂。这一举动表明,该企业在中美的投资悬殊巨大。”英国《金融时报》就此刊文称:“富士康的老板在中国南部投资的工厂已经开工,这个工厂将创造1.5万个工作机会。郭同时表示,在美国建设一个投资70亿美元的工厂的计划在短期内不会实施。”英国路透社报道称:“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台湾富士康表示正在收购东芝的芯片业务,并且对收购的成功非常自信。富士康创始人郭在广州投资610亿元人民币(88.7亿美元)的平板显示面板工厂奠基时做出以上表示。郭还说,富士康可以帮助东芝到中国设厂。”

  不仅自己选择在广州大手笔投资,而且协助东芝在华投资,郭台铭和富士康此举既有一如既往地看好大陆商机的因素,又有信息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布局的客观需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富士康新项目落地,会有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企业纷纷进驻广州,一批科技创新类领军人才和海内外高端人才也将随之到这里干事创业,一个新的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广州经济和社会面貌将在此推动下发生潜移默化的嬗变。

  与富士康落地生根、相映成辉的是思科智慧城。2016年1月,在世界达沃斯论坛举办期间,广州在瑞士与全球通信巨头思科签订了合作备忘录。3个月后,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思科中国创新总部正式落子广州番禺,双方共建中国首个以智能制造云产业为核心、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人民币、全球领先的智慧城,打造一个在中国和世界都叫得响的创新项目样板。值得注意的是,思科的到来意味着它的众多创新“小伙伴儿”都可能陆续加入进来。今年1月初,思科大中华区合作伙伴峰会在广州举行,250多家思科上下游合作伙伴的600多位公司高管齐聚一堂。峰会现场,上海汉得、北京易捷思达、天津安捷等10家第二批思科合作伙伴企业与广州番禺区签订合作意向书,而思科首批10家合作伙伴在广州的项目此前已完成了工商注册,计划随同思科公司在6月入驻临时办公场地。据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张力介绍,按照规划,该项目可创造7万-8万个就业岗位,吸引常住人口4万-5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城项目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带动,根据计划,未来3年将培养10万名大学生,通过提供持续的系统培训和创新实践来满足“珠三角”产业升级所带来的人才需求。

  转型升级 

  招商引资瞄准高端产业

  作为“千年商都”和我国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广州一直清楚地认识到,对外开放是自身最大优势,一直高度重视吸收外资工作,始终重视招商引资,把吸收更多高质量的外资和内资项目,作为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重要途径。开放包容是广州的城市特质。一直以来,无论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广州都一视同仁,不分你我,鼓励其在规范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公平竞争。

  近年来,广州着力建设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大力推进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三互”大通关改革,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全面启动“一窗式”集成服务,放宽商事主体登记条件,实施工商登记全城通办,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广州根据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将利用外资的重点放在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和成长型企业投资项目上;放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批外资枢纽型、创新型项目纷纷落户,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据统计,2016年,广州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757家,同比增长23%;合同外资99亿美元,增长18.4%;实际使用外资57亿美元,增长5.26%。其中,全市批准投资总额超3000万美元项目154个,涉及合同外资额91.8亿美元,增长41.6%,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92.7%。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型项目在广州市吸收外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反映出该市吸收外资的结构正在加快转型升级,资本密集型项目、技术密集型项目、对全产业链有集聚带动作用的枢纽型、创新型项目已经成为广州市招商引资的重点,这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新机遇。

  东进南下

  对接大湾区城市群战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5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提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打开“珠三角”行政区图,人们会发现,广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北部,东进和南下是它与其余大湾区10城进一步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之一,城市群的整合给广州带来难得发展机遇,它将能更好完成东进和南下发展战略,促进增城区和番禺区的发展。而南沙自贸片区的优势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整合海陆空铁交通多式联动,发挥科技创新枢纽辐射作用,加强教育、医疗和生态优势,形成人才汇聚、总部集聚的福地,从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应有带动作用。

  增城区作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将是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中心。该区产业基础良好,在绿色生态、民营经济等方面独具优势,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随着富士康8K项目的进驻,该区将有条件把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迈出新步伐,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上有所突破,保持较快而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不断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番禺区是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重要支撑点,生态宜居。该区坐拥目前亚洲最大的高铁站广州南站,拥有国家一类口岸莲花山港,依托高快速路网和多条地铁线,构建起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番禺产业基础扎实,配套齐全。动漫游戏机产品占全国60%市场份额。锐丰音响、浩洋灯光等灯光音响企业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产品主要供应商。近年来番禺形成了以广汽传祺为龙头,集汽车研发、生产、物流和零部件生产等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该区还着力整合提升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带,建设万博商务区、广州国际美食广场、中华美食城等发展平台,万博商务区成为全市首个“基金小镇”。随着思科中国创新总部正式在此落子,番禺将成为广州、广东乃至全国创新创业最活跃、创新能力最突出的地区。“十三五”期间,番禺致力于打造集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管理、创新等高端要素于一体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构建联通珠三角东西岸城市带的“创新走廊”。

  南沙新区片区作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一部分,致力于构建与国际新规则体系相适应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率先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打造国际贸易功能集成度高、金融创新服务功能强的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合作的示范基地,建成港澳向内地拓展、内地借助港澳通达国际市场的双向通道和重要平台,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发挥重要作用。南沙新片区将充分发挥地处珠江三角洲地理几何中心和港口资源丰富的优势,连通港澳,服务内地,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金融、国际商贸、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和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广州:产业创新托举机遇之城
咬定青山不放松
广州获评外籍人才最欢迎城市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