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

壮族:

史上多壮举 今朝更多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18日   第 07 版)

  壮族主要聚居地多为喀斯特地貌

  壮锦

  铜鼓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会误读。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692.6万人(2011年)。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壮族地区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壮族地区平原少,且分布零星,石山面积大,且分布广,尤其是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广西西部地区,裸露型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当地土地面积的60%以上,不大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但形成了众多奇特瑰丽的岩洞和地下河流,自然景色十分幽美,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壮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渔场,盛产各种名贵海产,特别是出产“南珠”。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足,气候温和,四季草木常青,有多种热带、亚热带作物。

  历史沿革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率兵开通灵渠,通粮饷,运军队,统一了岭南地区,并在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明、清时期,“壮”的称呼已广泛见于整个广西和广东西部,成为壮族最普遍的一种族称。唐宋时候,綀子布和壮锦(当时称为“緂布”)已驰名全国。綀子布,“洁白细薄”,“清凉离汗”。壮锦,则“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到明清时期,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又有所提高,一些壮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已和相邻的汉族地区接近。

  壮族是一个热爱自由、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历史上,壮族人民为了反抗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流官的黑暗统治,曾经发动了无数次反封建、反压迫的起义斗争。壮族人还曾经多次和各族人民一起奋起反击交趾(后称安南)封建统治者和倭寇的武装侵略,担负起了保卫祖国边疆神圣领土的重任。1851年,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革命就发生在壮、汉、瑶族杂居区的桂平金田地区,当时参加金田起义的壮族达数千人,约占当时太平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很多壮族将士构成太平天国和太平军的基本骨干,有的还成为重要领导人。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刘永福(广西上思县壮族)为统帅的“黑旗军”抗法援越、保家卫国的伟大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1885年2月,法军进攻我国南大门镇南关,在壮、汉各族人民积极支援下,清朝爱国将领冯子材率军终于取得了举世闻名的“镇南关大捷”。壮族人民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也是巨大的。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中,有不少壮族同盟会会员参加战斗,在壮烈牺牲的七十二烈士中,就有韦云卿、韦树模等壮族英烈。

  中国共产党人中也有不少壮族人,如韦拔群、黄治峰等。1929年12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邓小平、张云逸组织和发动广西右江两岸壮、汉、瑶等族人民,举行了有名的“百色起义”。后来,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使壮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的高潮。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共右江特委和各地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壮族和各族人民一起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游击战争。1949年,广西各地在党的领导下,普遍发动了武装起义,到1949年年底,广西、云南、广东等壮族地区相继解放。从此,壮族人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的时代。

  文化艺术

  壮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特点突出。

  左江崖壁画,大约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等县境内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目前已经发现的共有183处,以宁明县明江畔的花山崖壁画最为著名。在这面宽约200米、高约50米的临江峭立的宽大的崖壁上,密集地布满了色彩鲜红的各种画像。左江崖壁画是壮族先民杰出和不朽的艺术创造,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壮族先民的社会生活情况。

  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仅广西出土和收藏的就有600多面,民间收藏和登记在册的有1400多面。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

  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壮族人民喜爱象征吉祥的凤,因此,“十件壮锦九件凤”,壮锦上的凤各个鲜活生动,别具特色。壮锦花色品种多样,用途广泛,可用作床毯、被面、围裙、背带、腰带、手提袋、挎包、头巾、衣物装饰等。

  壮族民间常用的乐器有唢呐、蜂鼓、铜鼓、大鼓、铜铙、铜锣及笙、箫、笛、马骨胡、天琴等。在壮族民间流传的传说《妈勒访天边》中,壮族先祖妈勒就是弹着天琴去天边寻找太阳的。

  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捞虾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

  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布洛陀》长诗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地叙述了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各种牲畜和农作物的来历,以及远古人们的社会生活等,热情地赞颂了布洛陀这个被称为壮族始祖的神话人物创世的伟大业绩。

  壮族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是“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壮族有定期聚会唱歌的传统,而且唱歌的地点也比较固定,这种集体唱歌的特定场所叫“歌圩”。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三月三”歌节。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清匪反霸之后,壮族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1953年,所有壮族地区都完成了土地改革。1957年上半年,99%的壮族农户都加入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城镇中也实现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壮族人民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大道。

  1958年3月15日,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建立了省一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同年4月1日,在云南省建立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又在广东省建立了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散居的地区,也陆续建立起了民族乡。

  新中国成立以来,壮族干部成长很快。改革开放以后,壮族各自治地方政府继续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快了壮族干部的成长。

  过去,壮族地区以农业为主,农业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壮族地区农业落后的面貌有了显著改变。仅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1984年,全区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有911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200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31.93亿元。

  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地区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许多城镇没有现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壮族地区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广西工业总产值达1727.68亿元,比1950年增长476倍。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西工业生产速度明显加快。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和投产,极大地推动了壮族地区工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地区的交通运输十分落后。1950年,广西的公路通车里程仅有3622公里。随着经济的发展,壮族地区的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获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了1000公里,达到1011公里,成为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第一个实现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自治区。南(宁)昆(明)铁路、南(宁)防(城)铁路、钦(州)北(海)铁路等钢铁大动脉的相继建成通车,防城、钦州、北海等港口改扩建工程的陆续完成并投入使用,航空和现代邮电通信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广西初步建成了立体交通体系和邮电通信网络,壮族人民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壮族地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面貌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壮族的文学创作硕果累累。

  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地区缺医少药,各种疾病特别是天花、霍乱、血吸虫、疟疾等恶性传染病猖獗流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努力,壮族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壮族的传统医术医药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壮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由苗春编辑整理。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史上多壮举 今朝更多彩
不仅是力与美的历史(TA说民族)
责编:苗 春 邮箱:wenhuawanix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