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深圳 “入市第一课” 滋养新市民(文化创新2020)

程全兵 赵鹏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16日   第 11 版)

  图为深圳新市民在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献花。

  图为深圳市福田区对新市民进行培训。

  图为新市民参观下沙村博物馆,感受下沙民俗风情文化。

  近日,深圳推出的一项题为“入市第一课”的公共文化服务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全新的公共福利,这项面向新入户市民的文明素养培训受到热烈欢迎。

  

  ①  移民文化特征显著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典型移民城市。深圳建立特区之前,人口只有33万人左右,到2016年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190.84万人,其中深圳户籍人口为404.8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786.04万人。外来人口一直是深圳人口构成中的主力,而且户籍人口中也绝大多是“外地人”。深圳也正是由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人”建设而成。一些学者认为,正是这些“外地人”带来了生机勃勃、充满个性、创新包容、多元平等的移民文化,才造就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正因为深圳是座移民城市,所以深圳也是一座没有“本地人”和本地方言的城市;在这里,只是“老深圳”和“新深圳”之分。在这里,“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用独有的开放和包容广纳四方人才。在这里每天都有新人涌入鹏城。但严重的人口结构倒挂一直困绕着深圳。近几年,深圳不断扩大入户人口规模,每年新入户市民20万左右。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入户人数将进一步增长。随着入户门槛降低、入户规模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引导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共建和谐家园,成为城市治理者面临的当务之急。

  正是基于此,深圳经过长时间的考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日前,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了《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及配套的《深圳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圳将建立新入户市民(以下简称“新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作机制,推动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水平持续提升。

  ②  特色培训形式多样

  目前,作为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的“入市第一课”已经开始试运行,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据深圳出版集团书城培训中心“入市第一课”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深圳为新市民提供的入市培训花样百出,各区不仅为不同类型的市民提供了个性化服务,还结合自己辖区特色添加了诸多颇具仪式感的培训行程。例如,福田区培训团队组织新市民们登莲花山,在邓小平铜像前敬献花篮;龙岗区带领新市民们参观大芬美术馆、大芬油画街和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馆;罗湖区让新市民们走进深圳博物馆,了解深圳历史,感受深圳文化。

  在培训课程中,老师发现,以青年为主体的新市民希望听到更多关于心理健康和礼仪类课程,以家庭为主体的新市民更倾向于家庭教育、养生方面的课程。未来,课程设计将根据市民反馈情况随时调整。

  同时,在指导老师培训方面,深圳市文明办在新一期培训中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培训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建讲师团队。各区、各新区文明办可根据需要,选用授课讲师。为了不断提高讲师的业务水平和课程质量,深圳市文明办还将定期指导开展讲师培训和教学质量评估。

  ③  网络课堂与时俱进

  《方案》还显示,深圳将组织动员各方力量,为新市民提供形式多样的文明素养培训服务。各区除了定期为新市民提供培训外,还将通过专题讲座、影视教学、互动交流等形式,免费为新市民提供文明素养和城市融入培训服务。

  为了方便市民学习,深圳还将开发新市民培训微信公众号和网页,收集并发布各区、新区新市民培训班课程信息,汇总文明素养精品课程,建立网络“云课堂”,为市民自测、报名、选课及学习交流提供便利。同时,探索建立“学分”制度及激励措施,鼓励市民参加网络培训。

  目前,深圳市文明办正着手制作《深圳市民生活指南》《市民礼仪知识简明读本》等文明素养读本,引导新市民深度认识深圳,培育文明行为习惯。不久,这些文明素养读本就会送到新市民手中。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吴定海表示,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工作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落实深圳文化创新发展、推动“城市质量提升”的重要任务。他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加快推进,如何有效提升市民素质是所有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深圳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先锋城市,加之具有显著的移民城市特征,因此,深圳应当勇担使命,大胆探索,在新市民文明素养提升方面积累经验,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为了确保培训活动有序推进,深圳还建立起由市公安局、市总工会、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以及各区、新区文明办等共同组成的工作机构,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扩大新市民参与渠道,调动新市民积极性。深圳提出,力争经过1年的时间,使资料发放、培训组织、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市民激励等工作实现规范化运作,形成科学的工作机制,争取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方面“出经验、树标杆”。

  (本文图片均来自深圳晚报)

深圳 “入市第一课” 滋养新市民(文化创新2020)
深圳发布海绵城市规划
探索美学融合创新之路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