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度过58岁生日的美籍华人医生姜茗,几天前从美国纽约来到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打理他和其他几位海外华侨华人病理医生在国内设立的“病理诊断”新事业。
尽管舟车劳顿,但姜茗一旦穿上白大褂,瞬间表现出超级职业化。拍照时领子立起来,他即提醒这样不行,形象不好。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侧,便是姜茗和其他几位海外华侨华人病理医生的办公地。超大的办公区内,显微镜及各种医疗设备整洁摆放。外墙上一块牌匾上写有“医学检验所”字样,这是他们的机构名称。
“2016年11月开张以来的100天中,共接待了250多名患者,几乎一天一到二个。”姜医生较为满意这样的节奏,他告诉记者,这个“医学检验所”目前在国内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出具病理诊断报告,随时可与美国医学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对疑难疾病如肿瘤或癌症的性质、种类及程度等做出正确的判定,临床医生则依此制定下一步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工作性质可称为“医生的医生”。
姜茗介绍,“病理诊断”是在美国医学界以提供专业病理诊断为核心业务的服务机构,成立于2009年,由一批在美执业的资深美籍病理学专家发起,每年为十余万位患者提供病理诊断服务。
在美国学习生活了27年的姜茗,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工作,后赴美国学习进修。先后在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基金会等地学习,完成了病理专科医师培训,考取美国国外医学毕业生医师执照考试委员会资格证书和病理专科(解剖/外科病理和临床病理/检验)特考文凭(下称,资格证书)并拥有美国多个州的行医执照。
“几乎是在美国重新上了一次医学院。”姜茗医生在谈到准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时不无感慨地说。拥有资格证书后,他相继在俄亥俄、纽约、密苏里等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华人他还获得美国华人医师会(ACAP)终身会员等殊荣。
说起来回国行医,姜茗用了“巧合”二字。“几个朋友在医学病理专业聚会中聊天,谈的不错,就决定来了。“来内蒙古是因为团队主要成员人之一闫占清医生早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
来内蒙古行医的这段日子,姜医生和他的团队事实上还开了一个先河:即海外华侨华人病理医生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医学病理诊断服务机构。
此番在内蒙古设立医学病理诊断机构,姜医生和他的海外病理医生团队并非心血来潮突然的“拍脑门”。在没来内蒙古之前,他曾与400多位华侨华人携高端项目参加了“中关村侨创大会”。那次大会上,他们团队的远程诊断和移动互联医疗项目得到认可。
姜茗表示,海外华侨华人病理医生团队来内蒙古“行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目前病理诊断这一项目也在上海落地,未来陆续会在中国多个城市开展,目的只有一个——“想做点事”。
在内蒙古行医的这段时间,姜医生有时也很纠结。“对于一些疾病/肿瘤,我们必须和患者讲到位并告诉他可能需要加作一些检查项目,有了准确的结果才开始出报告,但每到这时,这些患者就犹豫了,尤其是涉及费用时。”姜茗医生说,这是观念问题,对患者必须说实质的东西,不能糊弄。
“宁愿业务少,也不能砸了牌子。”姜医生和他的团队认为,目前的“水土不服”是短期的,经过口耳相传,会建立起真正意义的“口碑”。
姜茗医生团队里的另一位主要成员谭建友医生表示,与中国诸多医疗机构所不同的是,海外华侨华人病理医生团队创办的“病理诊断”这一项目最大的意义是,能把美国医学病理服务机构的质量管理经验与中国病理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中国病理诊断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新层次,为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医疗体制改革贡献一点力量。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