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

朱守琛代表: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于创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08日   第 06 版)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建新集团董事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顶层设计也已基本完成。目前,国家有关部委正在大力推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领域协同发展率先实现突破,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实施京津冀一体化,虽然短时间内成绩很大,但制约和迟滞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问题还不少。政策差异是制约京津冀一体化的根本因素。公共服务的差距使京津对河北的虹吸效应越发严重,优质资源的单向流动使得河北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片洼地。京津自身经济、公共服务、教育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得本地要素资源产生固性,仅仅依靠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是难以消除的。要实现区域内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带动河北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政策引导,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实现政策一体化。

  京津两地聚集了全国大量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应该本着“协同”“共享”的发展理念,应搭建京津与河北之间医院的沟通平台,建立对口帮扶联系。京津的医院可以到河北开设分院,将部分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转移到河北,建立专家定期坐诊制度。建议京津的知名医生、专家学者每年有固定时间段到河北会诊坐诊,指导河北医院建设,直接为河北百姓服务。另外,建立三地医生定期轮训制度,拓宽河北医生到京津进修深造的渠道。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加强三地的网络沟通,开通视频会诊有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教育改革方面,应出台政策,鼓励京津的教师到河北支教,提高河北教育水平。聘请京津名师到河北高校任教。中科院、社科院等主要科研单位的各分支研究院向河北转移或到河北建立分院,增加到河北召开科学研讨会的次数。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驱动,创新就是改革,必然要带动政策的变革。坚持政策拉平和政策创新一齐抓,尽快弥补河北发展速度慢的短板,有效深入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从民生清单读懂百姓实惠
新词折射温度(点睛之笔)
影像志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于创新
责编:刘 菲 张保淑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