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3月01日 星期三

课本上的马鞍山

张 莹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3月01日   第 12 版)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最东部,横跨长江、毗邻南京,历史文化灿烂。诗仙李白一生多次在此游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翻开中小学课本,从李白的《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陋室铭》,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篇篇耳熟能详的优美诗文都与马鞍山的山山水水密不可分。写进中小学课本的,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超过10处历史典故和景区景点,这为马鞍山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马鞍山山水都是诗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高度关注,家长也越来越开明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游学、社会实践线路,让孩子多走出去看看,在感受祖国壮美山河的同时,拓展知识、增加见识、愉悦身心。所以,各种研学旅行持续升温。

  2013年5月,马鞍山市借助国家提倡研学旅行的契机,开始打造“课本上的马鞍山”研学旅行品牌,既开发了本地旅游资源,又有助于打造研学旅行城市新名片。编写《“课本上的马鞍山”故事会》,制作“课本上的马鞍山”研学旅行网页,与学校进行合作,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课本上的马鞍山”研学旅行创意,使马鞍山市荣获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大创新型旅游景点”的荣誉称号,研学旅行品牌享誉长三角都市圈,并向全国研学品牌迈进。

  捧起大地上的“课本”

  翻开中小学课本,有众多名篇佳作反映马鞍山的景区景点和人文典故。特别是含山、和县,有许多历史文化景观都上了中学历史教科书,其中包括凌家滩新石器文化遗址、昭关、褒禅山、霸王祠以及刘禹锡的“陋室”等。其实,研学旅行不需走多远,在家乡就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我这才知道,原来采石矶就是大诗人李白一生中最后到达的地方。他旅行了很多地方,最终来到了采石矶。他在临江的石头——后来人们称之为联璧台上,吟诗作乐,最后却因捉月而落水,大诗人长眠在长江。《夜泊牛渚怀古》等诗句就是在采石矶写下的。”来自合肥的学生王晓阳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刘禹锡陋室,我们一起朗诵了《陋室铭》。之前,我以为这里非常破旧,但来了之后我发现,这里简洁典雅又不失风韵,真是应了诗中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我还没有学过《陋室铭》,但经过这次研学,我已经了解了《陋室铭》的作者和历史背景,都快会背啦!”来自山东的学生王博文说。

  孙文洁是来自南京的小学生。2016年,她参加了南京日报举办的游采石矶研学旅行。“逃脱了讨厌的补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发现原来学习可以如此有趣。”她的话,说出了同行小伙伴们的心声。

  品牌特色“游”“学”并举

  如果只强调线路与基地,那这款产品可能就会偏重游玩性能;但若只有课程、缺失旅行环节,也不符合研学旅行的意义。研学旅行,“游”“学”并举,是马鞍山市推出“课本上的马鞍山”这一品牌自始至终不变的“承诺”。

  马鞍山市文旅委旅游开发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课本上的马鞍山”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旅行之中。学生走进祖国名山大川,走进改革开放现场,可以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先贤古人的丰功伟绩,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组织中小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现场”,穿越回历史“现场”,能够引导中小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心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践行之志。

  与此同时,“课本上的马鞍山”研学旅行品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出个性化的研学旅行路线。既有自然类、地理类,又包括人文类、历史类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契合不同学生的课程和需求。

跨越太平洋的中美友谊
西陵峡的早晨(人在旅途)
最忆闽西客家情
课本上的马鞍山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