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的弟子、96岁的迟金声,是京剧界德高望重的前辈。2012年,他参加“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录制,在其中分享了自己学艺经验和导演工作的体会。如今再看,谦虚的迟老觉得内容还不够丰满,可以再补充。事实上,对于京剧后辈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并组织拍摄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于2011年启动,历经6年,抢救、录制、编辑制作了149位老艺术家的专题片,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谈戏说艺。
据悉,包括梅葆玖在内的30多位老艺术家在录制完成后,与世长辞。
与时间赛跑,留住经典
京剧是“活在艺术家身上的艺术”。一部京剧发展史,是以灿若辰星的艺术家成长史为核心的,是由他们传承、创演的一出出经典剧目以及其中呈现的表演艺术组成的。然而,随着亲历过四大名旦时代的老艺术家或离世或年事已高,“艺随人走”的现象随时都在发生,许多经典剧目也随之消失。将老艺术家的戏与艺保留下来,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参与录制的149位京剧老艺术家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宁夏、浙江、辽宁、河北等地,除了各行当、流派的表演艺术家,还有卓有成就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也有熟谙台前幕后的老戏骨、管理者。这些老艺术家既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科班戏校“富连成”“荣春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硕果仅存的传人,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戏校培养的前几届毕业生;既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周信芳、盖叫天、荀慧生、裘盛戎、奚啸伯、李多奎、张君秋等大师的门徒弟子;也有和大师们同台演出的老演员。年龄最大的老艺术家已迈入鲐背之年。
据这个项目的策划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介绍说,老艺术家们虽年事已高,但谈起艺术依旧神采奕奕,饱含深情,不仅没有人谈报酬,更将一生学习实践倾囊献出。
用影像传承,激活经典
在访谈视频中,老艺术家们从各维度回放了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京剧的辉煌,呈现出一部鲜活的京剧影像史。这些材料业已结集出版三集大型音像出版物,并且从中编辑出版了丛书《谈艺说戏——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
如何让这些珍贵资料“活”起来,而非束之高阁,是京剧活态传承的关键。“这149位老艺术家的访谈视频,不是让年轻演员收藏用的。收起来放柜子里,那没用,得看,得学习。”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说。
“我从艺60多年,看这些访谈视频依然受益匪浅。”刘长瑜看完专题片,认为老艺术家的宝贵财富细分有5部分。
第一,当年的好角儿,无一不是以唱、念、做、打表演技艺的精湛、高超、细腻赢得观众的,艺术的魅力在于细节,令观众难忘的也是细节;第二,当年红火的流派,随着剧目传承的缺失,逐渐式微;第三,老艺术家把学艺演戏看作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戏比天大,要想在舞台上站得住,就要经过严苛的基础训练;第四,京剧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根基;第五,京剧前辈与后辈之间尊师重道,代代相习,艺术传承有序。
还需挖掘剧目,传播经典
“想想上世纪有多少剧院、剧场,有多少剧目、名演员?现在舞台上只留下探不完的母,唱不完的‘大探二’。”戏曲评论家张永和说,如此下去,剧目只会越来越少。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舞台上常演剧目有1000余出,如今留下的不过十之一二。一些流派的代表剧目面临失传,京剧教学剧目日趋单一。
迟金声说,当下舞台在仅有寥寥几出传统戏的同时,新派戏排出来却又立不住,演几场就完了。他认为,当下还应该大力挖掘京剧传统剧目,既包括骨子老戏,也包括各流派的看家戏。
中国艺术基金会现任理事长王玉珍介绍,“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将挖掘整理一批传统剧目,以期将这些老戏重现于世。
京剧票友、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则认为,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一直都很强烈。京剧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要主动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这批专题片应走进校园,以讲座、自修课等方式,贴近年轻人;同时还要走进网络,借助网络渠道广泛传播。只有植根人民群众的沃土,京剧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链接▶▶
老艺术家“谈戏说艺”
姜凤山:梅兰芳先生一辈子就是两个字“琢磨”,他没把自己当艺术大师、“梅博士”,他总说“我就是唱戏的,一辈子是小学生”。
班世超:现在演员扎的靠都太不讲究了,本来应该在脖颈的位置,但现在都太往下了,演员是舒服了,不好看了。
高玉倩:我演戏尽量做到没有空白,即便是扶着桌子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脑子里都不是空白的,一定要做到身心与角色统一起来。
张学津:都说学马派的不多,马连良先生的表演是综合的,太全面了。
马长礼:干嘛非学一派,唱什么戏来什么活儿都要从角色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