棂星门是山东曲阜孔庙的第一道门。过泮水桥,可见一座冲天式三门四柱石牌坊,额坊上阳刻着“櫺(棂)星门”三字,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高宗弘历题写。
下面是导游对孔庙棂星门的介绍——
说到棂星门,据说有一段乾隆造字的故事。“棂”的繁体字为“欞”,当年乾隆题字的时候,觉得“欞”字笔画太多,同“星门”二字写在一起,笔画粗细很难统一,就自作主张,把右下部的“巫”字给去掉了。中国旧时有“名人笔下无错字”的说法,皇帝是真龙天子,更有造字的特权,于是“欞”就变成“櫺”了。
按导游的说法,“櫺”字应为乾隆皇帝所造,是他下命令将“欞”字下面的“巫”给去掉的。如果此说法成立,那么在清乾隆以前,是不会有这个“櫺”字的。可是,早在唐代孙过庭所书的三国何晏《景福殿赋》中,就出现了“櫺槛披张”的字句。翻开古籍文献也不难看到“櫺”字,如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彤云斐亹(wěi)以翼櫺。”东汉班固《西都赋》:“舍櫺槛而却倚”。
其实,只要查阅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会发现在这本我国第一部字典中,收录的就是这个“櫺”字。许慎的解释是:“楯(shǔn)间子也。从木霝声。”楯为栏干的横木。
至于“欞”字,最早收录在南朝梁代太学博士顾野王的《玉篇·木部》中,解释为:“欞,长木也。”元代《古今韵会举要》注明:“欞,通作櫺。”
如此看来,“櫺”的出现要远远早于“欞”,二者可以通用,后来都简化为“棂”。故而这种乾隆造“櫺”字的说法,颇有点“爸爸长得随儿子”的滑稽。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