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探完火星再访小行星

中国瞄上太空“流浪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21日   第 02 版)

  中国计划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同时将目光投向游荡在太空里的“流浪者”。科学家近日透露,中国正筹划在实施火星探测计划后,去探测小行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最近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介绍未来5年深空探测的主要任务时也提及小行星探测。

  中国深空探测科学目标论证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说,专家组论证了中国未来20年深空探测的主要科学目标,目前基本确定紧随火星探测计划的是小行星探测,之后是木星及木卫系统。

  ● 3颗小行星入选

  小行星一般是指围绕太阳运行的体积较小的岩石或金属天体。这些体积虽小又无大气的小行星上可能蕴含地球生命和水体起源的重要线索,同时也蕴藏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信息。一些小行星轨道与地球轨道接近或相交,存在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对地球与人类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专家们的计划是发射一颗小行星空间探测器,对3颗近地小行星开展飞越、伴飞、伴飞附着探测。附着就是要落在小行星表面,进行原位采样分析。”季江徽说。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的探测器在小行星上着陆过。日本的隼鸟一号探测器曾在丝川小行星上着陆并采样返回。

  “今年中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如果嫦娥五号能够成功从月球采样返回,就说明中国具备从其他天体采样返回的能力。未来中国有可能像日本一样从小行星采样返回,在地面上的实验室里分析取回的样品。”季江徽说。

  季江徽说,探测的首选目标是对地球构成威胁的近地小行星,评估它们撞击地球的概率;其次是研究小行星的形成和演化,从而研究太阳系的起源、演化;再次是探索地球生命和水的起源。

  他介绍,拟选择3颗很特别的近地小行星作为探测目标,目前设想对阿波菲斯小行星进行伴飞探测,对1996 FG3小行星进行伴飞并附着探测,另外根据探测器的发射窗口,选择一颗近地小行星开展飞越探测。整个探测任务计划持续6年。

  ● 应对碰撞威胁

  阿波菲斯小行星于2004年被发现,其最大直径约394米,宽度超过两个足球场。专家测算,阿波菲斯将于2029年4月13日和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表面3万多千米,比月球距地球近得多,届时将裸眼可见。不过,目前科学家测算它撞击地球的概率微乎其微。

  尽管暂时不必为阿波菲斯担忧,但科学家估计在地球附近存在着30万颗直径在40米以上的近地天体,目前只发现了约3%。这使得国际社会愈发重视近地小行星对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威胁。

  季江徽说,面对近地天体的碰撞威胁,人类不仅需要在地面建设专门的望远镜组成监测预警网络,还需开展空基近地小行星全面普查,更需要发射小行星探测器近距离详细勘查,了解其物理特性、内部结构与成分等。

  他说,开展小行星深空探测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近地天体的基本特性,便于将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防御、减缓或消除碰撞威胁。

  ● 探秘生命起源

  科学家认为,1996 FG3小行星上或许能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秘密。

  “科学家已经在地面上对1996 FG3小行星做了大量的天文观测,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它是一颗碳质小行星,很可能含有生命起源所需的有机组分。”季江徽说,“很多小行星上还发现了水,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小行星或彗星。”

  他说,碳质小行星在火星与木星轨道间的主带非常多,但是在近地小行星中不多见。这些小行星可能受到大行星的引力扰动离开了主带,也可能由于各方向受到不均匀的热辐射而获得动能,从而拉近它们与地球的距离。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喻菲) 

去年著作权登记逾200万件
各地两会聚焦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北京世园会全面开建
综合生态安监体系将建
我将成全球最大碳市场
亚冬会上赢首金
中国瞄上太空“流浪者”
迪庆歌舞团瑞士献艺
“中国防务”亮相阿布扎比
责编:任 涛 刘 峣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