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

青岛,下一个国际消费中心?(青岛:建设国际城市)

宋晓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09日   第 10 版)

  青岛保税港区进口商品QTV直购中心。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2月7日,青岛30万人“挤爆”糖球会。
  王海滨摄(人民视觉)

  商检人员核实来自韩国的奶粉罐体标签。
  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刚刚过去的春节,青岛再次感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消费热情。短短七天,旅游消费28.32亿元,同比增长16.65%;10家重点商超揽金5.3亿元,实现新的突破。春节期间消费热情的迸发可见一斑。

  2016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从3000亿到4000亿这千亿台阶的跨越,青岛只用了短短的两年。

  消费的快速增长与城市的开放和口岸优势密不可分。坐拥全球第七大港口青岛港,开通国际航线150多条,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实现贸易往来,2016年青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超过800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驻足,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500亿元以上。

  海纳百川、通商全球的青岛,从2012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内外贸融合”商务发展思路,让青岛的消费品质率先与国际接轨;2013年开设山东省第一家免税店;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到去年在山东省第一个落地旅客离境退税业务,青岛把促进消费提高到与投资、出口同样重要的位置,为其量身打造解决方案,将青岛打造成国际消费中心。

  口岸优势明显

  日前,青岛祥得丰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永贤刚刚运走了一车来自越南的火龙果,在一天之内就能将刚摘下来的火龙果运到青岛市民的餐桌。

  这得益于青岛即墨建立的山东省首家进口水果口岸。口岸带来的改变不光是行程缩短5天,而且运费减少80%。同时,这一水果口岸还辐射胶东半岛、华北、京津等地。

  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内外贸融合”发展思路,创建扩进口与促消费相结合的新型消费市场体系,培育建设青岛口岸进口商品分拨中心。

  澳大利亚的牛羊肉、挪威的三文鱼、新西兰的乳制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青岛口岸供应到中国百姓餐桌。

  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青岛累计进口猪肉3.6亿美元、增长4.2倍,乳制品1.4亿美元、增长22.3%,牛肉1.3亿美元、增长11.7%,葡萄酒0.4亿美元、增长44.5%。

  独特的口岸优势提升的不仅是消费的品质,更为这座城市增添新的竞争优势。

  消费者网上下单,日韩商品就可以通过海运送到家门口……早在2015年7月,青岛在全国率先启动跨境电商直购进口模式,充分发挥青岛到日韩距离近、班轮密集的优势,实现“海运的价格,空运的时效”。

  而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经营得风生水起。自2013年7月运营以来,青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累计进口整车超过3.6万辆,位居全国19个口岸第五位,成为仅次于天津的全国第二大平行车进口口岸。

  1月8日,中国青岛保税港区国际商品直营中心正式开门纳客,过去只能通过海淘、代购才能淘到的国际优品,如今足不出城即可放入市民的“购物车”。依托青岛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海陆空多式联运条件,加之保税港区内海关、国检特殊监管和国家权威检验检测等机构齐全,国际商品直营中心吸引了大批实力雄厚的国际品牌前来。

  在繁华的青岛香港中路,不乏国际品牌免税店身影。随着免税店在青岛发展的日臻成熟,未来青岛还将在胶东国际机场、邮轮母港配套免税店等高端商业项目。

  接轨国际的消费模式,也得益于青岛先行一步的消费促进政策。

  自2014年起,青岛加快推进旅游、会展、时尚消费等10大消费领域拓展工程;促进信息消费、信用消费、绿色消费等3大新型消费模式培育工程和房地产家居、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典当、公共服务消费等5大消费业态激活促进工程。

  日前,青岛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各项试点任务,创新形成了以商贸流通领域法治化建设为主线,突出推进商贸流通地方立法和内外贸融合发展,确立了15项重点改革任务,在8个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山东省政府已发文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去年3月发布的《青岛市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管理条例》,在全国实现地方商贸流通立法的突破。

  节庆购物火爆

  提起购物节,人们马上会想到购物天堂香港和新加坡。

  寻标对标香港购物节和新加坡乌节路商圈促销经验,青岛也有一个这样的特殊节日。每年的8—10月,青岛的街头到处飘扬着“青岛城市购物节”的彩旗,在各大商超张贴精心制作的上千张宣传海报,全方位地向当地消费者以及来青游客传递购物节讯息。

  在青岛各热门旅游景点,外地游客还可以拿到两份独特的礼物——《漫游青岛手绘购物攻略》和《寻味青岛美食地图》,按图索骥,就可以找到最有青岛特色的美食和特产。

  作为中国品牌之都,青岛孕育出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澳柯玛、双星、新华锦、青建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这使得青岛举办城市购物节有天然优势。

  大数据时代,城市购物节也在随时代发展而变。2016年青岛城市购物节,以创新模式转变方式为引领,重点在“内外贸融合”、“商旅文体银”和“互联网+”三个方面实现融合发展,购物节全程与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合作,举办“青岛网络购物节”,推出家电、百货、美食等系列优惠促销活动,受到消费者欢迎。

  借购物节平台,沉淀百年历史商业底蕴的青岛“老字号”迎来“春天”。青岛为“老字号”量身定制了振兴方案,举办老字号企业商品展,起草完成《关于振兴青岛老字号发展的意见》,还组织拍摄了《青岛老字号》历史文献纪录片,向世人讲述青岛“老字号”企业的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影响力。

  城市购物节也为青岛带来美誉度。翻阅厚厚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2016青岛城市购物节评估报告》,不难发现,国内外各大媒体围绕这一节庆发表了近百篇新闻报道,不仅点燃消费热情,也为青岛标注了时尚的标签。

  城市购物节的宣传卓有成效。为期两个半月的2016青岛城市购物节期间,青岛市100家商场实现销售额380亿元,同比增长10%,拉动同期消费增长约1.2个百分点。

  如今,青岛举办购物节已经持续8年,自2012年起对标香港、新加坡购物节模式,打造“城市购物节”现代消费品牌,把越来越多的精彩奉献给商家和消费者,在拉动青岛消费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抓手”。

  青岛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表示,城市购物节对拉动消费、吸引游客、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购物节已经不仅仅是消费者和商家的节日,更是一个城市的节日,一个城市发展的名片。

  在青岛这样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多。进口商品展、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航博会暨船艇展、国际车展、国际啤酒节、德国商品展、香港时尚购物展……这些节庆点燃了消费热情,成为了青岛城市极具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新利润增长点。

  “地铁商圈”崛起

  开放构建了青岛全方位、立体化的口岸布局,商圈则打造出青岛商业的微循环。

  随着青岛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青岛的“地铁商圈”模式开启。未来,青岛将有18条线路相继建成通车,地铁沿线基本上串联了青岛所有的重要商圈,带动城市“辐射式”发展,将构建全新生活方式和消费路径。

  青岛在《“国际化+”行动计划对标案例指导手册(2016-2017)》中明确提出,对标新加坡、香港国际一流标准,推进传统商圈升级,促进新兴商圈崛起,打造具有青岛地域特色的地铁商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地铁商圈”新都心商圈的崛起,青岛形成七大市级商圈。与此同时,青岛不断优化商业布局,打造16个区级商圈、6处商贸聚集区的“7166”青岛主城区商圈格局。

  45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规模万象城、来自新加坡的全新业态商场凯德mall、根植青岛的最大规模商场金鼎广场……这些“大块头”商业综合体正是青岛“千万平米”总部商务区和商贸区建设的突出成果。

  自2012年以来,青岛加快总部商务区和商贸区建设,培育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规模化为特点的城市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打造辐射全国乃至东北亚的国际商务中心城市。

  如今,“千万平”总部商务区和商贸区建设共落实支撑项目200个,总投资465.1亿元,施工面积1029.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66.9万平方米,投入运营面积1059万平方米。

  市南区浮山湾时尚商业集聚中心、西海岸唐岛湾时尚购物消费圈、东部崂山区金家岭金融新区时尚消费圈、即墨海泉湾旅游度假消费圈……一个崭新的“一心三圈”规划勾勒出青岛时尚消费新蓝图,打造北方时尚消费品聚集中心。

  传统商业迸发活力,以“互联网+”为特色的新商业模式加速布局。

  2016年,青岛市网络商品销售迅猛发展,网络销售再创新高。随着京东的入驻,加上海尔电商的快速发展,2016年青岛51家开展网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60%,成为推动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

  适应新的消费趋势和消费模式创新,优化商业发展空间,不断升级商业设施,青岛正打造环境优美、品牌聚集、时尚引领、享誉东北亚的国际消费中心。

青岛,下一个国际消费中心?(青岛:建设国际城市)
青岛海铁多式联运领跑全国
资讯速递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