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2月07日 星期二

中国“龙家族” 深海齐探秘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07日   第 02 版)

  入驻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蛟龙”号、“海龙二号”和“潜龙一号”(从后至前)。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二号”无人有缆潜水器和“潜龙一号”无人无缆潜水器组成的“龙家族”,2月6日正式聚首位于青岛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同一天,“蛟龙”号起航执行中国大洋38航次,前往西北印度洋、南海、马里亚纳海沟等海域开展科学调查。

  

  ■ 同住一“家”意义何在

  “三龙”系列潜水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深海勘察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深海运载器。

  由科技部立项、中船重工702研究所牵头研制的“蛟龙”号,是全球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深海运载器。自2013年试验性应用以来,我国南海、东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都留有它的身影,作业覆盖深海海沟、海盆、洋中脊等典型区域,在载人深海勘察与精细作业取样方面有独到优势。

  3500米级“海龙二号”由中国大洋协会立项、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研制,主要用于深海热液硫化物、生物与环境等深海勘探与科学调查,在大洋21航次中创造了我国首次自主发现并精细观测深海黑烟囱的纪录。

  6000米级“潜龙一号”由中国大洋协会立项、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以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为主要目的,可进行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海底流场、海洋环境参数等精细调查,其作业深度、续航能力、作业精度等在同类装备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说,“三龙”将成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勘查和深海前沿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将大幅提升我国国际海域资源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 “三龙”能否同船探海

  “三龙”同住一“家”,目前尚不能实现同船探索深海奥秘,这是因为目前的“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船无法满足它们同时出海需求。

  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新的潜水器母船正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3月交付使用。新船建成后,将具备条件使“三龙”同船探深海。将来到达目标作业海区后,可利用船载设备和“潜龙一号”进行地形地貌等基础调查,再利用“海龙二号”和“蛟龙”号进行精细调查,“三龙”协同作业,取长补短。

  “我们期待1+1+1大于3。今天是‘三龙’聚首,不远的将来还会有‘四龙’‘五龙’聚集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说。

  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指出:“国家支持深海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建立深海公共平台共享合作机制,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资源调查活动提供专业服务,促进深海科学技术交流、合作及成果共享。”

  有关专家指出,“蛟龙”号新近的共享航次以及“三龙”聚首,为重大海洋科考装备期待集聚与共享开了好头,但需要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破与立”,推动我国早日实现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深海。

  (据新华社青岛2月6日电 刘诗平 张旭东)

  

  链接

  “三龙”探过哪些牛地方?

  “海龙二号” 2009年,“海龙二号”在中国大洋第21航次第三航段中,在太平洋成功开展深海热液科考,创造了我国首次自主发现并精细观测深海黑烟囱的纪录。随后又参加了中国大洋第22、26、30航次并得到多次成功应用,下潜海域包括南大西洋和西南印度洋等。

  “潜龙一号” 6000米级,2013年3月完成湖上试验及湖试验收,当年5月搭乘“海洋六号”船在南海进行首次海上试验,累计完成7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4159米,获得了海底地形地貌等一批探测数据,设备布放与回收成功率达100%。

  “蛟龙”号 2012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世界作业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的纪录。2014—2015年,在西南印度洋发现多个海底热液喷口,采集到700多份生物样本,测得一热液喷口温度约为379摄氏度,为中国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的资源评价和环境基线研究、全球尺度下热液生物区系划分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资料。2016年,在全球深渊的代表区域——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获得深渊区域的第一手资料和样品,为中国跻身深渊科学前沿研究,推动国际深渊探测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南坡发现活动的泥火山,拍摄了大量高清视频资料;证实了马里亚纳海沟北坡作业区海山为泥火山,获取了大量泥火山地质样品。

  (据新华社青岛2月6日电)

中国“龙家族” 深海齐探秘
铁路春运送客破2亿人次
玉树设国家藏文化保护区
云南滇池水质持续向好
“亲情中华”亮相里斯本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菡英助困室” 温暖春运路
责编:任 涛 刘 峣 邮箱:diery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