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只占全国的8.5%,但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比却达64%,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无疑意义重大。近日,《“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发布,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内陆边疆省份,具有鲜明的要素禀赋特征与文化特色。因此,大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开发特色产业,提升双向开放程度,无疑将促使少数民族经济驶入新的“快车道”。
基础设施补短板
不久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沿线壮族、侗族、苗族、瑶族等多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串联成线,形成了一条覆盖桂林、龙胜、三江、融水、柳州等重要旅游景点的“黄金环路”。这条路,无疑将为沿线少数民族群众带来发展实惠。
虽然近年来民族地区发展成绩显著,但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比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产业发展层次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资源环境约束大等。
对症下药,方可事半功倍。《规划》指出,未来将加强民族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重点支持骨干铁路、干线公路、支线机场、水运航道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文化服务、垃圾污水处理、邮政、公共厕所等公益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一方面自然条件较差,另一方面又有着大量极具市场潜力的特色产品。因此,加强交通、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有助于释放当地经济增长活力。”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金磊对本报记者表示。
民族特色是宝藏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王金磊指出,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要素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文化习俗,这些特色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对于如何开发这些宝藏,《规划》着墨颇多。比如,在特色旅游方面,《规划》提出加强特色村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标准化服务水平,推动民族客栈地方标准建设。再比如,在特色产业方面,《规划》明确要求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等特色村镇文化资源,保护民族特色传统生产工艺,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传统小吃、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产业发展。
“开发民族特色产业,不仅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乃至海外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民族商品,而且可以促进民族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加强相关地区的民族团结。”王金磊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上,《规划》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人才政策、帮扶政策等9大方面给出了强力支持。
双向开放是重点
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地区因率先开放而发展迅速。如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较多的沿边地区也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看来,“一带一路”建设把区域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发开放合作新平台,将发挥拓展新经济增长带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还是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抑或是云南勐腊(磨憨)开发开放试验区,民族地区的双向开放均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重头戏”。
实际上,《规划》不仅要求加快沿边开发开放,推动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开发和经济合作,还要求加强口岸和通道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最终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富有发展活力、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地区。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民族地区的双向开放,将促进民族地区商品及要素的流动,打通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厚植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强大基础。”王金磊说,未来在开放过程中,相关部门也要注意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管理力度,确保民族地区发展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