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维族老人的“乡村记忆馆”

李忠峰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1月25日   第 12 版)

  纪念馆展品

  阿不都克热木夫妇

  各种毛泽东主席陶瓷雕像和像章、《毛泽东选集》手书版、上百张伟人画报……日前,我们在新疆洛浦县洛浦镇多鲁吐格曼贝希村“乡村记忆馆”,看到了这些珍贵的藏品。

  洛浦县地处南疆,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现有人口近30万,其中98%以上是维吾尔族。

  “乡村记忆馆”的馆长,是村里63岁的阿不都克热木·胡丁拜地。现在,爱好收藏的他可以将自己的珍品与众人分享。数十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

  

  “嫁妆”里的收藏情缘

  谈起与收藏结缘,阿不都克热木指指妻子托乎提尼沙汗·买买提,笑着说:“起因是她的嫁妆。”

  新中国成立之前,托乎提尼沙汗的父亲长期给地主打长工,童年几乎是与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过,贫穷让他吃尽了苦头。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他家分到了田地。小伙子勤快、能干,1956年当上了村支书。他常说,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和毛主席带来的。因此,他迷上了收藏有关毛主席的物品。

  当上村支书后,他带领全村农民修路挖渠,积极改变村庄面貌。不幸的是,他34岁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当时,托乎提尼沙汗才6岁。为怀念父亲,她把父亲用过的各类老旧物件——石磨、铜壶、画报、旧报纸等悉心保存起来。婚后,阿不都克热木对妻子带来的这些“嫁妆”产生了好奇,也逐渐迷上了收藏。

  “只要是看上的物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有个1米高的毛主席陶瓷雕像,是我花5000元买下来的。”阿不都克热木说,“儿子有时也会帮我。有一次我手头拮据了,他将拖拉机卖掉支持我的事业。”

  收藏花了一些钱,但阿不都克热木觉得很值。40年来,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5个儿女纷纷成家立业。小儿子考上了内地的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了大夫,在和田地区医院工作;大儿子成了村里的小队长;二儿子自己搞装修,还做点生意;两个女儿先后出嫁。儿女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阿不都克热木说,自己现在也住上了三层小楼,作为一个农民,他很知足。过去,家里很穷,几乎揭不开锅。新中国成立后,他到洛浦一中读书。由于学习成绩好,留校当了代课教师。后来,他转正为公办教师,一直工作到退休。

  不光收藏有关毛主席的物品物件,他也收藏村民使用过的老旧物件。木轮车、石磨、煤油灯、纺线车、毡筒……这些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具,承载着那个年代的乡间记忆,见证着农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

  经过长期收集,阿不都克热木家里有了上千件老物件,心里也慢慢生出一个梦想:建个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老物件。“这个梦想一直藏在心里,说出来怕人笑话,但我一直没有放弃。”阿不都克热木说,“我期望让更多的村民、孩子了解过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感恩共产党,感恩伟大的祖国!”

  “乡村记忆馆”诞生

  阿不都克热木心里一直担心这些“珍品”的安全。直到有一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财政厅驻村工作队来到他家,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驻村工作队队长代万斌告诉我们,走访入户时来到阿不都克热木家,推开院门,就被院里堆放的各式纺线机、木轮车、石碾吸引住了。

  “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工作队队员好奇地询问。老人亲自在木制的弹棉花机上操作起来,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早些年,做棉被的棉花都是这样弹出来的,现在已经没有人用了。”

  手工编织的老旧地毯、双卡录音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粮票和布票……摆满了3间平房的藏品琳琅满目,让工作队队员们感到非常震撼。

  “一个老人,用自己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对国家的认同、对党的感恩。我们有责任让这些深藏农家大院的藏品走出去,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藏品就是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代万斌说。

  于是,工作队决定帮助老人筹建一个藏品收藏场馆。这些藏品目前还算不上文物,叫“博物馆”似乎不合适。大家查阅各类资料反复酝酿后,决定将其命名为“乡村记忆馆”。

  工作队利用村委会的空库房,就地翻新改造,翻修了墙壁和地面,搭起了隔板和展台。去年9月,历时3个月筹建的“乡村记忆馆”面世了,共分为红色记忆、文化娱乐、民俗风情、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杂项百态等6个展区、500多件展品。由于场地有限,目前只搬来了小部分藏品。

  如今,阿不都克热木每天都会来到“乡村记忆馆”,整理展品,打扫卫生,为参观者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我们的好日子都是共产党给的。这些红色收藏品,就是想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激!”阿不都克热木发自肺腑的话感染了许多参观者。

  “建设纪念馆的目的,是要让‘80后’、‘90后’青年不忘过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老公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现在我们放心了。感谢工作队的同志们!”托乎提尼沙·买买提说。

  “香饽饽”承载岁月记忆

  “这些展品中绝大部分在生活中已经见不着了,有的已经改头换面。比如老式水壶、人工轧花机,早已被新式水壶、机械轧花机所取代。看到这些过去使用的东西,再对比现在的生活,感觉现在的日子太好了!”19岁的村民木塔里甫·多来提道出了内心的感慨。

  从此,这间小小的乡村记忆馆里不时发出人们的惊叹声:

  “这是手工编织的老地毯,有人专门收购,现在可值钱了。”

  “哇,这个熨斗我在我爷爷家见过。”

  “这是石磨吧,还可以磨呢。”

  “双卡录音机,我们小时候家里有这个可不得了。”

  村里也把“乡村记忆馆”当成了“香饽饽”。村支书图尔荪江·伊萨克说:“我们村建起了和田第一个‘乡村记忆馆’,用实实在在的东西告诉人们,现在的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国家带给我们的。”

  村里的小学把参观“乡村记忆馆”列为班会课的必选项目。10岁的穆合塔尔淘气地摇起了纺线机。“哇,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古老的东西,原来那时的生活是这样的!这些可是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太有意思了。”他惊奇地说。

  现在,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乡村记忆馆”,这里每天都有慕名前来参观的人。阿不都克热木越来越忙了,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了。

  “儿女说,要给我们办个40周年结婚纪念,问我们要什么礼物。我说,‘乡村记忆馆’就是最好的礼物,我和老伴都知足了,别的什么都不要。”看着妻子,阿不都克热木高兴地说。

维族老人的“乡村记忆馆”
徐霞客故里行(人在旅途)
天门放歌 聚唱云顶
年画香满城 年味迎面来
责编:高 炳 邮箱:abc29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