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年01月20日 星期五

语言保护:从象牙塔走向大众

凌 石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1月20日   第 09 版)

  北京语言大学“南山会讲”现场。

  近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席专家曹志耘,著名节目主持人、“响应”计划发起人汪涵,“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创始人陈宇,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大副主任邱开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镇长吴向阳,齐聚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文化保护专题讲座“南山会讲”,畅谈全民参与语言保护的非凡意义。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日益推广,我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性日趋显著。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建立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开展了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化的语料收集、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然而,语言保护工作任务艰巨无比,远非个人、团队所能完成,也无法依靠一代人的努力来实现,它呼唤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参与和践行。

  语言加速衰亡 抢救迫在眉睫

  语保工程宣传片里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在中国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有48种使用人口在5000人以下,其中有25种使用人口不足千人,满语、赫哲语、苏龙语等使用人数不足百人。”资料显示,在我国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中,有1.9万公里分布在民族地区,有蒙古语、朝鲜语、哈萨克语等38种跨境语言。然而,在这些跨境语言中,有的逐渐消失,有的使用受邻国影响较大,甚至出现了文化倒灌现象。在中国的八大方言区范围内,随着自然村落的消失,不计其数的方言小片和方言点正在失去它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正如曹志耘教授所说:“语言保护工作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在严峻的现实形势下,“语言保护”更近似于“语言抢救”,需要我们争分夺秒、众志成城。

  保护初现曙光 大众参与是关键

  2016年10月,语保工程现场推进会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据了解,在2015年全国4省市率先启动的基础上,语保工程2016年已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区市)全面铺开。目前,语保工程已按计划完成81个少数民族语言(含濒危语言)调查点、53个汉语方言(含濒危方言)调查点和32个语言文化调查点的工作任务。

  深入田间地头、深山老林,语言保护专家们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取得工作进展。然而,正如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莉宁所说,路途艰险、经费困难、人才短缺、不被理解,学者们都可以克服,转变老百姓对语言的态度才是关键所在。

  当普通话推广卓有成效,当无数农民走向城市,当使用方言的人们逐渐老去,使方言受到冷落,渐渐枯萎、丧失活力。著名主持人汪涵坦言:“看到我身边的晚辈不再熟悉当地方言,我十分遗憾。这也促使我决定发起‘响应计划’湖南方言保护项目,希望它能让人们珍惜方言、使用方言。”

  随着语保工作的开展,专家们发现,只有当方言活在大众口中,才能真正让方言得以保存,否则调查记录、录音采集的成果都将会是令人惋惜的“语言化石”。因此,语言保护必须转变方式,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动员大众成为语言保护的主力军。

  举国家之力 走向全民语保

  近一两年,语言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民语保”正在逐渐走进现实。2015年7月,汪涵发起“响应计划”,同年12月,陈宇发起“足荣村”方言电影节;2016年4月,非物质文化保护节目《多彩中国话》首播,同年7月,中华方言歌唱大赏《十三亿分贝》网络首播……丰富的活动和节目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习以为常从而不曾珍惜过的方言和民族语言竟是珍贵的文化,这激发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语言的兴趣和热情。

  在2016年底落幕的足荣村方言电影节中,涌现出大批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十三亿分贝》吸引了全国的方言“麦霸”们参加海选,其中大多是“80后”“90后”,甚至还有“00后”。在北京的“学院路共同体”高校群,大学生们已可以选修“语言文化及其保护”校际公选课。而随着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各地的游历、海外华人同胞的回乡寻根,学习汉语方言也将成为汉语教学的新趋势。

  “全民语保”在官方语保工程中也迈出了可贵的脚步。2016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线采录展示平台上线。该平台包括专家平台、语保网、“语宝”微信公众平台和移动应用软件,不仅可满足专业调查人员的检索、对比、分析等需求,还面向普通公众提供在线采录、字幕编辑、互动分享等功能,实现了科学性和社会化的互补。

  汉语方言和各民族语言是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标记,我们不能眼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一天天衰弱消亡而无动于衷,而应该尽己所能地参与到保护方言工作中,留下乡音、记住乡情。

语言保护:从象牙塔走向大众
乡音萦绕故乡情(点点滴滴)
游历中国的节日
循序渐进 终有成效
“大学生”和“小学生”
责编:刘 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