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居所,也是现存杜甫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处。
唐乾元二年(759年)冬,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从秦州(今甘肃天水)经蜀道辗转跋涉来到成都。次年春,杜甫在城西的浣花溪畔开始营建草堂。
从759年到763年,杜甫一家先后在此居住了3年零9个月。浣花溪又名百花潭,唐时属犀浦县。此地远离喧嚣,溪水环绕,林塘清幽。置身此处,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身心始得安顿。
寻觅杜诗意境,感受草堂庄严
今日的草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堂外遍植梅楠松竹,很有些森然的古韵了。在草堂的“大雅堂”,矗立着一尊杜甫的青铜雕像,其样貌清瘦而孤高,目光深邃而高远。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这是杜甫写在《田舍》的诗句,是他为自己在成都流寓的居所茅屋的写照。杜甫的茅屋是穿斗结构的川西民居建筑,以茅草覆顶,黄泥涂壁,一派田园农舍风味。草堂正门门额“草堂”二字,系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少陵草堂”碑刻取“草堂”二字刻成。步入草堂正门,迎面古木苍翠,当时杜甫很穷困,他修筑的是一个不足一亩地的小茅草屋。今天走到杜甫草堂会发现,整个草堂的占地面积非常大,有近300亩的规模,都是后人因为崇拜杜甫而不断修葺扩建才有现在的格局。
我们可以想象,当年就是在这里,杜甫曾经在林下听鸟,在水边踱步,在花间品酒,在窗前读月,写下了他在成都寄居之时最好的一些诗章。现在的茅屋是重新修建的,与其说那是一座建筑,不如说是一种寄托。现在我们只能依靠在原址的遗迹想象杜甫幽居在此的情状。
据草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2001年,杜甫草堂在铺设地下管道施工中,分别在草堂正门西侧和工部祠东北面发现唐代灰炕和唐代民居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瓷器皿,建筑构件以及墙基、水井、水沟、灶台等民居遗存。它们的年代与杜甫在成都生活的时期很接近。杜甫草堂唐代遗址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唐代文化遗存之一,它展现了唐代成都地区的社会生活风貌,印证了杜甫对其居住环境及其生活情景的描写,为杜甫草堂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实物佐证。
诗人的聪明和风骨,让蓉城人动容
杜甫刚到成都的时候寄居在浣花祠的古庙里。在晨钟暮鼓中,静养人生羁旅的疲惫与创伤。这座古庙最早就叫草堂寺,按杜甫当时的描写已经很破败了,草堂寺的历史也很悠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逢“安史之乱”的杜甫忧国思家,颠沛流离。而成都接纳了浪迹天涯的诗人,给予他漂泊生活中难得的安适与温情。杜甫也有意无意之间,给成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印记就是他的传颂千古的诗篇。
岷江水自成都西部的千年雪山蜿蜒而下,滋养着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山川形胜,气候宜人。杜甫写《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诗中写到的西岭即在四川境内的岷山附近,在岷山以西聚居着羌族与藏族的一些部落。此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从阆州重返成都登城楼之作。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民生安顺。然而,在1200多年前,杜甫在写下这诗句的时候,他的眼里看到的可不止是美丽与富饶。“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国力渐衰。天下动荡,家国残破。置身富足安宁的成都,杜甫却感到对于家国与庶民安危的深重忧患。
杜甫在草堂时期创作的流传最广的诗篇,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风秋雨,对于成都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杜甫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就在他登上青城山的那年秋天,一场秋天的暴风雨席卷了草堂。苦心建起的草堂被秋风刮破,他的安乐之梦被冷雨摧残,杜甫痛心疾首。看到因寒冷而无法睡去的家人,万般无奈。面对凄凉窘迫的现状,他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痛苦和愁绪。即便是在如此无助的处境下,杜甫心中所想的,不只是一己之安乐,而是天下苍生的共同命运。诗人在诗里沉痛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草堂之美,其实不在于建筑之工巧,陈设之精雅,它美在一种天成的聪明和风骨。杜甫并非川人,但蓉城却实实在在地因着他的文字,更曼妙了几分——蓉城对诗人的回报就是以这草堂相赠。当时的茅屋,今日的华堂,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城市的感激与记忆。所以,这么多年人们都没有发现,杜甫草堂的意义,甚至远远地大过他的出身地——草堂未曾将杜甫视为一个客旅者,所以杜甫也未曾将草堂视为一个短暂的栖身之所,他们在匆匆的相聚中照应彼此,物我两忘,华彩相映。
经历13次大修,渐成文化名胜
永泰元年(765年)5月,杜甫举家离开成都,乘船东下。
9月到达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因夔州气候恶劣,无所依靠,生计很艰难。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启程出峡,三月到江陵,经公安,走走停停,年底到达岳阳。大历四年至大历五年,是杜甫生命中最后两年,诗人北望无路,疾病缠身,居无定所,穷愁潦倒。大历五年冬,贫病交加的诗人在湘江一叶小船上离开人世,终年59岁。他的绝笔诗题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当年杜甫离蜀后,茅屋倾毁,苔荒邻绝。五代时诗人韦庄寻访杜甫的故居。找到草堂旧址,重结茅屋,意在“思其人而成其处”。以后历宋、元、明、清,沧桑变迁,一座草堂建了又毁,毁了又建,逐步由诗人故居演变为纪念祠堂。历代的成都地方官,都把维护和修葺草堂当作为官一任的重要事情办理,给予精心修缮。历史上屡兴屡废,经过13次大规模修葺扩建,衍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文化名胜。目前的样子是清代的格局。
杜甫离蜀后,他在成都草堂的故居失去照料,日渐破败。大历年间,草堂的大部分被时任四川节度使崔宁的小妾任氏族据为私宅。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入川,草堂毁于兵火。入清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朝均对成都草堂进行了重建和修缮。民国后期,地方军阀混战,草堂成为军队马厩和伤病者医疗的病院,这段时期对杜甫草堂的破坏很大,祠宇门窗、亭台水榭均被拆毁,所悬挂楹联匾额损失殆尽,多被官兵取下当柴禾烧了。工部祠内的杜甫塑像遭到风吹雨淋,不得已,草堂寺的僧人给雕像戴上斗笠。
四川解放后,1959年由李劼人主持过杜甫草堂的大规模修建,当时他是成都主管文化的副市长,为修建杜甫草堂组织了一个筹委会,成员多为文化名流,博学鸿儒。修缮主旨为“注重杜甫的人民性,不能将草堂修得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要突出建筑的古朴和园林的幽静之美”。
1961年,成都杜甫草堂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超越时空传播,馆藏丰富多样
有时候我觉得,杜甫属于真正的浪漫主义诗哲——他以诗人的敏感和一副弱骨承担整个时代的苦难,即使到今天,当我们再读《三吏三别》,也会立刻融入诗中的语境久久不能言语。好一个杜甫!那些曲折多舛的生命体验,那些惨烈哀苦的言说,没有让他沉沦,反而让他“成圣”——隔着浩瀚岁月,那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在这草堂一隅忽然因缘际会。
“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在它的东端有“草堂”的影壁,以青花瓷片镶嵌而成,曾数度毁坏又经修复。墙壁悬挂的一幅毛泽东面对“草堂”影壁、背对着摄影镜头的照片引人注目。
1958年3月7日,毛泽东在参加成都会议的闲暇时间,参观了杜甫草堂。他游览了草堂的各主要景点,观赏了陈列的杜集版本等文物和楹联。同为诗人,就兴趣而言,毛泽东更喜欢李白的浪漫,而远杜甫的现实感,他后来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然而在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还是借阅了十多部馆藏杜集。
“他的诗歌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和古希腊的荷马,英国的拜伦、雪莱,德国的歌德、海涅,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印度的泰戈尔一样,他的名字为全世界所熟悉,在世界范围进行广泛的纪念。”1962年,杜甫诞辰125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杜甫为世界文化名人。
如今,杜甫草堂博物馆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韩国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诗意画”在中国画坛成为一个专题画类,全国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现代大家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王雪涛等也多以杜诗画意为题材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