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

2030年中国跻身航天强国

本报记者 尹晓宇 杨俊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28日   第 02 版)

  12月27日,《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发布:未来5年,中国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持续提升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基本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拓展空间应用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部白皮书首次提出航天强国发展愿景,同时对未来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航天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系统阐述。这也是中国政府正式发布未来10年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重点任务。

  据介绍,未来10年我国预计将发射约100颗卫星。到2030年左右,中国航天将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2020年首次探测火星

  白皮书指出,2017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2018年前后,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开展原位和巡视探测以及地月L2点中继通信。通过月球探测工程的实施,开展月表形貌探测和地质勘察,对月球样品进行实验室研究;开展月球背面着陆区地质特征探测与研究以及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深化对月球成因和演化的认知。

  白皮书指出,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突破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等关键技术。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实施环绕和巡视联合探测。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的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工程实施,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

  吴艳华透露,中国正在启动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攻关,拟命名为“长征九号”,初步计划重型运载火箭的首飞时间是2030年左右;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

  今年航天事业成绩斐然

  白皮书指出,中国已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

  今年10月,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驾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与9月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进行了33天的飞行和实验后顺利返回。

  今年航天事业成绩斐然:6月13日,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四号”正式投入使用。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11月3日,中国最大运载能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12月11日,“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2018年北斗服务“一带一路”

  白皮书指出,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未来5年,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工程与技术合作,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及应用,空间科学卫星、遥感卫星、有效载荷等工程研制,空间科学探索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透露,未来5年,中国将继续开展北斗全球系统建设,计划于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2011年以来,中国与29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43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完成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玻利维亚通信卫星、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等卫星出口和在轨交付,为土耳其蓝突厥2号地球观测卫星提供商业发射服务,成功搭载发射厄瓜多尔、阿根廷、波兰、卢森堡等国的小卫星。中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先后签署了《2013—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和《2015—2020年中欧航天合作大纲》,并与巴西、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荷兰开展合作。去年9月28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召开首次民用航天合作对话会议,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合作对话机制正式建立。

《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公布
2030年中国跻身航天强国
川藏铁路第一梁成功架设
安倍企图清算历史是一厢情愿
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一年,1000万人告别贫困
中方愿与梵蒂冈进行建设性对话
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完成
责编:任 涛 卢泽华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