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典出儒家经典《孟子·离娄章句上》,是说做任何事都要遵从法则规范。治国亦是同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从1月最高人民法院新任法官举行宪法宣誓,到12月聂树斌案沉冤22年终获昭雪……2016年,中国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立法、执法和司法改革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立法先行逐步完善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树立法律权威。今年3月,中国首部慈善法公布,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历经11年磨砺才终于落地的法律,被看做是中国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体现了中国法治的进步。
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近期民法总则草案第三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标志着中国的民事法律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升级的不是一个字,而是一个时代。
此外,今年初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等等,都是在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民众利益。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习近平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2016年,这些重要法典法条的确立、审议以及实施,彰显了中国在完善立法上的坚定信心。
执法为民不负重托
依法治国,是要让人民的生活更有安全感;执法为民,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一年,中国在众多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持续加大执法整治力度。
8月,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后猝死,7天后,山东警方即宣布案件告破,伸张了正义。今年1至11月,全国共破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3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2万人,同比均成倍增长。
民众对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十分关切。今年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加大力度,侦破此类案件1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00余人,查获各类公民个人信息300余亿条。
这一年,各类执法为民的案例,不胜枚举。
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回顾这一年的执法答卷,对于民众期待的确“不负所托”。
司法改革攻坚有成
年初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是中国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而今看,这一年的攻坚卓有成效。
顶层设计更加密集完善。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11次会议,其中8次涉及司法体制改革议题,审议通过《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的意见》《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司法改革文件。
多项改革落实有序。年初,13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第3批试点,启动完善司法责任制等4项改革;4月,全国50家试点法院全部完成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10月,《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
这一年,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权责愈加明晰,监督更为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未来,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景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