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之前,15岁的印度尼西亚华裔青少年卢淑华特意打扮了一番。她不仅把十个手指甲涂上淡蓝色指甲油,还烫了大波浪卷发。“我对中华文化向往已久,这一次来中国希望加深了解,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者。”
12月19日至31日,包括卢淑华在内的百位海外华裔青少年和领队,在湖南参加2016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他们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缅甸。
为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祖(籍)国文化,感知中国发展,自1999年始,中国国务院侨办联合地方侨办组织开展“中国寻根之旅”活动。截至2016年7月,已有超过40万海外华裔青少年来华。
不同的城市,活动主题大不相同。此前,华裔青少年赴中部河南省寻根聚焦武术;到访海滨城市宁波的营员了解到的是中国书法和剪纸艺术;南京营的营员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走访著名的祭孔之地夫子庙。
此次到湖南,营员们将学习中文、舞蹈、武术、书法、剪纸等文化课程,并与中国学生联谊交流,参观游览各地历史文化名胜。
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裔青少年林国元,从电视剧里了解过岳麓书院和韶山毛泽东故居的历史,此行专门随身携带DV摄像机。“爸爸妈妈经常教我说中文、写汉字,希望我做一位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林国元说,他会把拍摄的视频拿给马来西亚的同学和老师看,像蒲公英一样撒播中华文化的种子。
领队之一的陈志成见证了“寻根之旅”的意义。这位从事华文教育的老师说,营员们从中国回去后变化很大,主动向身边的人介绍中国,日常生活也常使用中文和家人打招呼。“寻根之旅”不仅是故土传统文化的感知,更能使海外华裔青少年深入了解现代中国,更好地将个人前途规划与中国的发展机遇联系在一起。
普通话流利的卢淑华说,她有一个同学以前不喜欢说中文,来中国参加三次“寻根之旅”后,回印尼不仅报了中文班,每周还主动练习剪纸。“我想要学好书法、舞蹈,以后当华文教师。”
湖南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李祖元说,华裔新生代正逐渐成为一支新兴力量。在全球“华语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海外华裔青少年回到祖(籍)国寻根,有利于提升汉语水平,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
据悉,国侨办将继续打造体验体系,鼓励支持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网络华文学校”、“客厅华文学校”,并通过“发现东方之美”微信大赛等创新性品牌项目,力争到2017年,让每年参加各类中华文化体验活动的华裔青少年达到15万人次,网上注册会员达到10万人。
(据中新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