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还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真实历史面貌,重庆酉阳桃花源打出了“给我一百天,还你两千年”的闭园改造广告,再次引发了争夺“桃花源”品牌的口水战。
目前,全国共有30多个地方号称“桃花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重庆酉阳、湖南桃源、江西庐山、湖北竹山、江苏宿迁、安徽黟县、河南南阳和台湾桃源等地。
酉阳“桃花源”与众不同。酉阳地处渝鄂湘黔4省市结合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龙山县与湖北来凤县、鹤峰县,南接秀山县、贵州松桃县,西与贵州沿河县隔乌江相望,北牵重庆彭水县、黔江区、湖北咸丰县。历史上由于山高路远、交通险阻、与世隔绝、难以问津而被誉为“世外桃源”“太古桃源”“桃源仙境”。
大约在3.5亿年前的一次地壳运动,自然形成了酉阳“桃花源”的特别地形。其中,“大酉桃洞”就是一个像“桃子”或“桃心”形的洞穴,酉阳“桃花源”洞本身就像一枚巨大的“桃子”。
酉阳“桃花源”的概念古已有之。确凿史料表明,商周时,酉阳与“桃花源”便被神话成了“天上人间”“桃源仙境”“赤县神州”。其实,先民们一直向往上古祖先居住的“桃源”。 到了东晋,陶渊明根据秦代咸阳儒生——卢生与候生入酉避读以及武陵渔人黄道其、武陵太守刘歆、南阳高士刘子骥等人寻找历史桃花源的真实故事,并从《山海经》《搜神记》《穆天子传奇》《竹书纪年》等上古书籍中,发现其祖先“太皞氏、陶唐氏等人”最早就居住在桃花源的历史记载,写出了《桃花源诗》并序《桃花源记》。由此推断,上古时代确实存在桃花源,酉阳的“桃花源”完全能够证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不是凭空想象,陶渊明《桃花源诗》便是对《桃花源记》的最好注解。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学者写诗作文,认定酉阳“桃花源”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毫厘不爽。据《华夏姓氏考》记载:伏羲赐酉姓为首姓,封于酉阳。黄帝尊大酉、二酉为首姓。《史记》中说:酉者酒也,万物之老也。祭酒,最初就是“祭酉”,陶渊明就是位书通二酉、学富五车的“江州祭酒”官。后人一直所寻找的“桃花源”,并不只局限于生态上的“世外桃源”,更是在寻找能代表上古祖先人文概念的“太古桃源”。酉阳“桃花源”恰是祖先文化发源地、长生不老的“太古桃源”。正如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写到:“容美土司,武陵万山丛中,古桃源也!”
酉阳桃花源实景恰恰还原了《桃花源记》的真实内容,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完全符合陶渊明的记述,大酉洞与二酉洞正是文人墨客苦苦寻找问津“太古藏书”之文化方舟。
站在酉阳桃花洞外,但见幽洞通天,使人顿悟“仿佛若有光”之感。溪水自洞出,桃林夹岸,落英缤纷。尤其出神的是,出洞口的形状本身就像一颗巨大的“蟠桃”。穿过幽深的桃源洞,眼前豁然开朗,别有天地。洞内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四周为溶斗,多为悬崖峭壁,与世隔绝,似若人间仙境。
据《四川通志》载:“酉阳在汉属武陵郡之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又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环境等6个方面考证,一致认为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1986年5月6日《湖南日报》报道:“桃花源”的原型在四川东部酉阳被发现。酉阳桃花源景区也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酉阳“桃花源”名称源于上古自然环境,是后人基于人类远祖时代对自然和生殖崇拜以及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生活方式,结合美丽的桃花与酉阳如“桃子形状”的桃洞,创造性提出的完美而浪漫的概念,并以此来表达对祖先文化的向往与传承。
“桃花源”作为人类美好家园的写照,也一直成为后人追寻快乐生活的一个美丽梦境:在那里没有战争,也没有灾难,人们真诚友好,和谐共处,勤劳朴实,还能得到老祖宗的神灵保佑,当然会让人羡慕神往。
酉阳“太古桃源”自然天成,从不去模仿,更不能被替代。而其“精神家园”的文化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返璞归真,还原历史,诚信和谐,共同发展。
总之,酉阳桃花源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桃花源作为灵魂家园,代表的是母亲、妻子与家,寻找桃花源就是寻找我们回家的路。“桃花源梦”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生活幸福,家庭和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古云:养儿养女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
酉阳“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自古精彩,一直被人寻访,令人神往,天生丽质,历久弥新。我们今天仍然只是在发现它、发掘它、研究它与保护它,希望它的文明密码能够带给世界和平与安宁。我们始终都是酉礼酉节地让事实说话,酉阳桃花源一定能够让有缘人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