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成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新型国家战略。
对于正在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成都而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上半年,成都市在工业领域的投资突破了千亿大关。随着“153”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建设计划顺利推进,英特尔、德州仪器、富士康、戴尔、联想、京东方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聚集,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转变。
新产线——落户成都的国际化“超级工厂”
“在我们开工之后,还没有想清楚这个项目究竟投什么产品。”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B7项目厂房建设组副组长孙宇明在回想起当初关于建厂的选择时,对记者这样感慨到。
2015年,京东方要在成都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驾轻就熟的LTPS,这在河北、鄂尔多斯等地已经有成熟经验,不管是厂房建设还是技术指标,只要原样复制过来就可以。
另一个选择,则是AM-OLED。这种书面名称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的产品,是目前全球最受瞩目的新型显示技术。然而,这条生产线的建设难度和投入成本都是巨大的。
一边是简单可行但是千篇一律的传统产线,一面是风险高但是可以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建哪条呢?“我们当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论证,主要是讨论成都的市场是否成熟?技术能否完善?建设能力是否能达到预期?”孙宇明对记者说。
如今,站在已经封顶的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厂房前,孙宇明感慨当初选择成都的决策是多么正确。
说起为什么要在成都建设这条造价245亿元的生产线,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陈炎顺这样认为:“成都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充沛的人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良好的交通物流条件,我们对成都未来前景有充足信心。”
如今,这个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水立方大小,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可以装下两个半鸟巢的生产线已经将近完工,并预计在2017年投入使用。京东方把自己未来的战略重镇定位成都,正如项目土建组组长刘锦明说的那样:“AM-OLED在成为主流之前,我们需要占领一席之地。”
不过,在高新技术领域,成都不止京东方一家世界级的“超级工厂”,在2016年上半年,成都市在工业领域的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元大关。随着“153”重大工业项目引进建设计划顺利推进,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单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数量迅速增多。其中,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总投资分别达到280亿元和130亿元。另外,西门子宣布在成都设立注册资本3.3亿元人民币的独立法人公司,在成都的总投资超过10亿元。与此同时,英特尔、德州仪器、富士康、戴尔、联想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聚集,正推动成都向中国“IT第四极”前进。
自动化——创新成都的高科技“智能工业”
“这台冲压机是德国力士乐数控液压垫,技术全球顶尖。”在沃尔沃成都工厂的冲压车间,一位技术人员这样介绍。在钢架林立、结构复杂却井然有序的冲压车间里,很少能看到分布在空大厂房里的工作人员。
不只是冲压车间,检验、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基本都是自动化生产。其中,在焊装车间,激光焊接利用电子化摄像监控,橘色的机械手臂在已经成型的车架间扭转腾挪、上下指点,火花在焊枪与车身的接触点上灵活闪动。这套全自动焊接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领先的。成都市沃尔沃工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生产线上一台整车的生产时间是2分钟。
“成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大众、丰田、标致等品牌均在此建厂。成都市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GDP排名全国城市前列,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在采访中,沃尔沃成都工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成都是非常明智的,特别是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成都本地人才素质非常高。
2015年5月,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开始生产出口美国的S60 Inscription。中国制造的豪华车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尚属首次,而沃尔沃也由此成为第一个从中国向美国出口豪华车的制造商。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10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385.5亿元。11月29日,蓝盾信息、海思科药业、微芯生物等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集中开工,总投资逾52亿元。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入库项目180个,其中已签约项目33个,拟签约项目13个。已签约及达成合作意向团队中含诺奖团队2个、两院院士团队1个、国家“千人计划”团队4个、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团队9个。高科技智能化的技术和人才准备已完成,在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道路上,成都已整装待发。
三步走——推进成都制造的“战略布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也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引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为抓住成都制造业发展机遇,找准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做强产业优势,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特制定该规划。该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这是写在2016年1月发布的《成都制造2025规划》开篇的一段话。
报告指出,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成都市将力争用十年时间,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实现产业倍增、质量升级,总体规模进入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成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
这三步走,分别是:
2015—2017年,重点实施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构建“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生态高效”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2018—2020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重点领域取得明显进展,成为“互联网+”应用示范城市,基本实现工业化。
2021—2025年,在优势行业和重点领域形成全国创新引领能力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成为领军中西部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正是在这样的战略布局推进下,京东方两次在蓉增资,投资从31亿元变成510亿元,也将该领域升级到了产业最高端。沃尔沃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第二家“完整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打入了美国市场。
据了解,成都正在构建“3+N”工业园区布局体系。京东方所在的成都高新区,被布局为“大智造”板块,现已聚集了京东方、深天马、中光电、富士康、戴尔、联想、TCL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全产业链。
与“大智造”相对应,还有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经开区为主体的“大创造”和“大车城”产业板块。成都还将规划建设一批独立成片、产业清晰、产城相融、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成都制造2025》正跃出纸面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