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以“法”护侨,各地在行动(侨界关注)

杨 宁 王世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12日   第 08 版)

  图为江苏省举办的《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宣传活动现场
  来源:江苏省侨联

  12月1日,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这标志着,继广东、江苏、福建、贵州、湖北之后,近年来各省份出台华侨权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护侨条例遍地开花

  “我的一些华侨朋友回上海办事时,因为没有身份证,在看病、去银行办事、坐火车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困难的。”美籍华人徐德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如今,困扰徐德清多年的问题可能要得到解决了。据上海市侨务办公室消息,《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是该市保护华侨权益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本月初开始实施。《条例》主体部分集中规定了华侨普遍关心的选举、出入境、身份证明、投资创业、社会保险、华侨及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

  据该市侨办介绍,上海籍海外侨胞现有102万,另有108万归侨侨眷,他们长期以来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针对华侨诉求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条例》对华侨在多方面权益的保护做了具体规定,还明确了政府职责。

  同一天,湖北省也开始正式实施《湖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对华侨在鄂创新创业作出了多项明确规定。自此,华侨在鄂创新创业,可以享受诸多政策支持。目前,广东、江苏等地出台的地方性护侨条例内容均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益等多方面,为侨胞提供全方位的“护侨”服务。

  华侨大学侨务法研究中心主任张国安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江浙一带,作为全国重点侨乡,在华侨权益立法方面走在国家之前,对于全国性法律的出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让侨胞安心“回家”

  近年来,侨胞正在成为祖国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心系故乡,通过投资、捐赠、支援建设等多种方式支持祖国发展。随着归国投资创业、科技创新的新侨日益壮大,侨情出现了新特点、新变化,产生了新的利益诉求、涉侨矛盾,也带来了新的立法课题。受侨胞身份的特殊性影响,如何有效地保护自身权益便成了侨胞主要诉求之一。

  上海侨办新闻发言人陈文佳表示,华侨虽然是中国公民,但又具有不同于国内普通公民和本市市民的特点,他们在本市的许多权益容易受到忽视甚至被侵犯,由此产生了对本人权益进行保护的客观需求。因此,很多护侨条例考虑到了这一点,为华侨面临的问题制定独特药方,解决华侨之痛。

  过去,华侨在国内面临身份证明产生的很多问题。护侨条例实施后,侨胞“回家”将不再是难题。据媒体报道,福建华侨陈先生是法规的受益人之一,他说,“从前回国办事,一提到入住酒店就头疼。由于没有身份证,每次用护照登记总要大费周折。后来回福建,我拿着护照一路畅行无阻,登记住宿时没多费一句口舌。”自《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实施后,他的“头疼病”随之痊愈。

  除了身份证明问题外,护侨条例还体现出了其他方面的可操作性。比如在华侨和华侨子女回国接受教育的问题,上海市教育部门考虑其合理需求,已经在政策上落实了其市民待遇并实施了几年。《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第十八条将这些政策吸收进来,详细规定了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的待遇、手续,华侨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待遇、手续以及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相关途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护侨条例维护了侨胞在政治、文化、教育、出入境等各方面的权益,同时,条例也强化了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落地还待完善

  一项政策出台后,如何实施是能否保证政策有效落地的重点和难点。徐德清认为,护侨条例总体上很好,但很多内容属于原则性的规定,落实的话还是要有一些细则出来。“如果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能得到解决,我们就更感动了”,徐德清说。

  对此,长期研究涉侨法律法规的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建议,侨法宣传应加大力度、形式多样,进一步深入人心。

  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介绍,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各级政府侨务部门开展了侨法宣传教育活动。侨法宣传多采用现场摆放宣传展板、侨务政策法规宣传册以及配备工作人员解答群众咨询的形式。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此次该市侨务系统现场共接受侨务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咨询1200多人次,发放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1500册。

  同时,陈奕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护侨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多部门协调讨论如何去具体实施。比如今年,广东省侨办在全省支持建设了一批“为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侨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侨界群众中的困难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截至目前,中国尚无较为完整的全国性的保护华侨权益法律。第五部华侨华人蓝皮书也指出,地方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仍显零散,法律层次低。地方性的立法尝试虽然提供了实践经验,但只有全国性的综合立法才能使华侨权益保护更加公平和平稳。据悉,目前,国侨办正在推动有关华侨权益保护政策迈入立法计划。

  另外,护侨法规多关注的是侨胞在国内的具体权益,保护华人的政策法规还比较缺乏。对此,陈奕平表示,华人身份的特殊性导致对华人的保护涉及到一些很复杂的环节。总之,除了制定法规政策,如何有效地保护侨胞利益,也是一项值得讨论的问题。

侨情乡讯
以“法”护侨,各地在行动(侨界关注)
华人青年掀起跳伞热
日籍华人画家敦煌墨彩画开展
互联网+侨务,创新为侨服务
责编:杨 宁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