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住得够“绿”吗?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轮建筑“转绿”行动,绿色建筑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绿色建筑理念进一步推广。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如何让建筑“转绿”?
新老小区“争绿”
在湖南长沙滨江新城,住宅内设有区域冷暖供能系统,利用江水和室内温度的差值进行热能转移,每输入1千瓦时电取水,产生的热能或冷能可达到4千瓦时以上。如今,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建筑节能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技术等创新技术正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
绿色建筑是指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能够保持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的建筑。
今年,中国的绿色建筑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飞跃期,各地纷纷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比如,陕西省出台相关条例,规定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新区等应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按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应用水平,实行评价标识制度;河南省、浙江省计划到2020年底,新建商品住宅基本实现全装修,毛坯房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重庆市则计划在到2020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和绿色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数量均达到2016年底的3倍。
除了新建住宅要达到绿色的硬标准之外,老旧小区的“绿化”同样如火如荼。
山东威海古北社区,已有30多岁的“高龄”。此前,由于设施陈旧、服务落后,不少老街坊搬了出去。2010年,古北社区入选了威海100个老旧小区改造名单。从外墙保温、管线更新到绿地改造,小区环境焕然一新。20多户迁出的居民重新回归,原来打算卖房的居民如今也舍不得卖了。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表示,我国城市现有400亿平方米旧建筑,其中约有一半必须进行抗震、节能、适老、节水等绿色化改造,能产生约15万亿元新投资需求。以“绿色化改造”替代“棚户区改造”不仅节能减排,还能使百姓的生活更美好。老旧小区的绿色化改造还能产生数万亿元新投资需求,绿色建筑供给侧改革大有作为。
装配式住宅走俏
建房子一定要用钢筋水泥?那可未必。
中建钢构董事长王宏认为,未来建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它是装配式的,更安全、更实用。它会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预制好后一次加工装配成型。”
何谓“装配式”建筑?没有尘土飞扬和刺耳噪声,工厂先制造好墙板、阳台、楼梯、梁柱等部件,再把“积木”运到工地,最后利用机械设备进行组合、连接、安装。“40分钟生产一面墙,6天建好一层楼,8个工人搞定一栋楼。”
装配式住宅的精髓就在于“多快好省”,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突出——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可节材20%、节水60%、节地7%-10%,减少建筑垃圾70%,节约人工40%以上,比传统施工缩短周期1/3。
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的比例已达到60%以上。在地震多发的日本,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率更是超过了80%。而在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还不到5%。今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专家表示,建筑“拼装”的背后,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它将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以绿色高效为特点的从手工“建造”到工业“制造”的跨越。
事实上,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造水准。今年3月,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法国出口预制混凝土成套“装配式”别墅,显示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工业化建筑设计创新和制造能力的认可。
不过,目前我国推进装配式建筑还面临成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挑战。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目前规模不大、配套不完善、施工队伍对技术掌握不够成熟;在技术层面上,尚缺乏与产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和建筑体系;生产和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需要改变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