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03日 星期六

君为海归,我作大船

——看烟台开发区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上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03日   第 09 版)

  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成立于1996年10月,是全国最早设立的留学人员创业园之一,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全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房健民教授在实验室工作

  陈田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现任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底,为了自己的创业梦,他放弃国外高薪来到烟台开发区。7年多时间,从未动摇过。

  作为国际知名半导体材料专家,回国前,陈田安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总监,待遇优厚,生活安逸。他为啥选择回国来到烟台开发区?

  “烟台开发区有我干事创业的平台,这里的新材料产业生态非常好,能够帮助我实现心中的梦想。”陈田安说,对于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海归人才,待遇、薪酬并不是他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关键是如何在一种好的环境中成就一番事业。

  陈田安的一席话,道出了海归人才归国打拼的心声。

  产业的高度取决于科技的高度,而科技的背后则是人才。人才,对于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言。目前在烟台开发区拥有32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7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如何用好人才?烟台开发区上下一个共识是:“好环境、好平台,是高层次人才关注的核心要素。”

  “科技企业家”的由来

  人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政策、人才观、城市环境、载体平台等因素的有机融合。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合作模式尤为关键。

  如何留住人才?“给人才打造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非常重要。”烟台开发区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高松敏说,如果没有好平台、好环境,今天引进人才,明天就不知道去哪了。

  房健民,海归博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荣昌生物总经理、首席科学家。用荣昌制药公司董事长王威东的话说,“房博士和荣昌的合作一直处于蜜月期,双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打拼。”

  如何把高层次人才留住?烟台开发区靠技术持股、挂帅,不拘一格留人才,区内30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有12位担纲董事长、6位担当总经理,占比达56%。

  抗癌药物开发人才稀缺,所需领军人才往往就职于驰名跨国公司,享有高薪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单靠工资很难吸引。何况荣昌身处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生物医药行业,难以甩出超高薪。为此,王威东变吆喝“招人才”为“找伙伴”、“聘CEO”,即高端人才带着技术过来,不需出资便可持股,并受聘总经理,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才难求,要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由荣昌生物、同济大学等共建的烟台迈百瑞国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直接让房健民身兼董事长、总经理,并专门设立了持股公司,实行股份期权制度,用于引进高端人才,总额度达1500万元。

  与房健民一样,迈百瑞公司现有的十几位高端人才,全部持有相应股权。员工持股激发出生产力,公司尚未投产,多个订单已到手。迈百瑞的投产,将一举改变欧美人对中国生物医药有量无质的歧视。

  放眼烟台开发区,类似靠技术当老板的“千人计划CEO”,还有上普瑞生物总经理孙伟、德邦科技总经理陈田安、塔斯曼生物董事长杜振宁等10余位。“现在烟台开发区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已经或正在开启创业模式。”烟台开发区工委组织部副部长于复晓说。

  搭建事业平台,烟台开发区一直在路上。目前,全区累计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17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52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4家,以现代汽车、富士康、万华、LG等研发中心为重点的研发经济板块正在加速崛起。

  激活“葡萄串效应”

  什么是引才的“葡萄串效应”?通过烟台开发区引进高端人才的实践,我们总结出内涵: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

  从烟台开发区的高层次人才来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开发区新材料、新光电、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陈田安这一领军人物的带动下,德邦公司“以才引才”矢志创新。目前,公司拥有一支由7名博士、26名硕士加盟的强大科研团队。

  2010年,德邦公司省级院士工作站获批、烟台市微电子封装材料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11年,该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先后受邀加入科技部半导体封测产业联盟、科学院微电子所三维系统封装研究联合体、科技部电子材料产业联盟、中科院国家物联网。2013年,山东省微电子封装材料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依托以上平台及联盟,公司逐渐发展为国家和地区的高分子新材料、半导体封装材料与工艺人才培养中心。

  陈田安等权威专家加盟后,德邦已承担国家科研项目7个、省级科研项目两个。其中,与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合物研究所联合申请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LED封装用系列有机硅材料获科技部批准,解决了我国LED封装有机硅封装材料合成和制备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与北京化工大学等联合申请国家863计划“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技术研发”重大项目之课题10——高效白光LED封装技术及封装材料研究,并建立起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封装产业化生产线。

  德邦团队还与中国英利共同参与主导编制了国际标准《光伏组件用封框胶带》,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制定了国内首个《地面用光伏组件密封材料—胶带技术规范》,均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发布。

  房健民博士被荣昌引进后,成功开发出被列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候选药物专项免疫抑制剂类基因工程一类新药。在烟台开发区,通过引进像房健民这样的生物医药领军人物,诞生了多项填补国家空白的产品。区内先声麦得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项基因工程药物已做大做强,短短几年便累计实现产值10亿元。

  睿创微纳项目落户后,带来了由1名“千人计划”专家领衔,8名博士、40多名硕士组成的创新研发团队。眼下,烟台开发区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已初步显现出高端人才扎堆效应,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动力”。龙源电力拥有3名“千人计划”,先声麦得津集聚1名“千人计划”、3名“泰山学者”。

  以创新为特征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6亿元,是五年前的3.4倍,科技创新正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对“十三五”及更长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1%”的额外惊喜

  按照人才服务“101%”满意的软环境指标,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的合情合理、应做能做的要求做到100%满足,在此基础上,以意想不到的真诚服务给人才一份“1%”的额外惊喜,让他们“101%”满意。

  烟台隽秀生物科技公司2012年入驻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是一家集医疗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研发团队由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研究员王爱军博士领衔。

  谈到王爱军的引进,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主任牟晓说,引进人才要有诚心。“当时很多城市都在尽力引进王博士,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回到烟台后,我们了解到王爱军生日是4月4日,生日那天给他送去了蛋糕和祝福。”贴心举动加之良好创业环境,让王爱军最终选择了开发区。

  公司拳头产品的成功研发,正是得益于高端人才的储备。王爱军是神经修复项目的研发负责人,这位海归博士入列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药学研究领域的造诣颇高。在他的带领下,隽秀生物关键工艺和制备方法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公司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经过多次工艺优化,已开始各项临床前检验工作,该成果将造福代谢性疾病患者。目前,隽秀生物已获得4项专利授权、承担5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

  人才引领战略与产学研结合是隽秀生物创新的又一大亮点。近年来,隽秀生物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山东省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5年,隽秀生物组织工程研究所在中国医科大学挂牌成立,隽秀生物与该校联合进行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方面的专题研究,为将来应对竞争储备“能量”。

  陈田安的引进也有一段故事。当时具体负责引进陈田安的开发区人社局副局长柳阳回忆说,陈田安的引进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为此他去了两次上海。第二次去时,陈田安开车带着柳阳去了新通车的一座大桥,两人就像兄弟俩下车散步、聊天、拉家常。“当我上车后,陈博士跟我说咱们烟台人不错,也实在。他很感动,过几天便跟总公司打了辞职报告。”柳阳说。

  说到底,高层次人才引进,首先要培养人才意识。烟台开发区上下形成了惜才、爱才、用才、容才的浓厚氛围。政府部门集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等4个文件,与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烟台留创园政策规定等政策文件一起,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从产业培育、人才引进、载体建设以及知识产权创造等方面,对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全方位、集成化扶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2015年财政用于人才发展的投入支出1.51亿元。通过滚动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达2亿元,设立各类投资基金100支,总规模突破600亿元。

  (马双军 赵玲 夏盛 焦志洋) 

君为海归,我作大船
2016中国品牌500强将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