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年12月01日 星期四

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落幕

戏剧探索“大学之道”

本报记者 郑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12月01日   第 06 版)

  四川外国语大学话剧《星光里的朱丽叶》

  复旦大学剧社排演的话剧《理查二世》

  河北传媒学院木偶剧《小兵张嘎·幻想曲》

  中国最高级别的校园戏剧节近日在上海落幕。两年举办一次的这场校园“戏剧秀”,照例激发起全国大学生高涨的艺术热情。全国27个省区市81所高校及2所中学共报送102个剧目,最后有24个省区市的29个剧目被选中参加展演。加上在上海的10个高校舞台,此次校园戏剧节参与演出和观摩的大学生达数万人。如此规模,使得戏剧节成为观察和探索大学生戏剧现状和发展前景的最佳窗口。

  戏剧是美的教育

  来自贵州的廖承承从没想过,自己的大学会与一位历史人物结下如此深厚的缘分。接近3年的时间里,他在话剧《王阳明》里扮演主人公王阳明,学习之余的几乎全部时间都投入话剧的排练和演出中。

  对于位于中国西部的大学生来说,类似这样的戏剧体验正在深入校园的每个角落。在今年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上,来自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西藏、新疆7个省区市贡献了8台剧目,占此次剧目总量近1/3。戏剧不仅活跃在东部发达地区,也在西部地区的校园里播下了一颗又一颗种子,成为青春里静待发芽的新风景。

  “演话剧前,我没想过自己会爱上话剧。现在我只想说戏剧的魅力太大了,它教会我许多书本里没有的东西,我沉醉其中,我热爱它。”廖承承告诉记者。

  话剧《王阳明》剧组由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组成,该专业崔庆鹤老师及2009级毕业生刘欢担任导演及编剧。由于是国内首台王阳明题材的大型原创历史话剧,首创没有前期作品作为参照,创作过程十分艰难。出演话剧的同学们也都非表演专业出身,因此从剧本完成到整台话剧的初步呈现花了近两年之久。该剧围绕王阳明诏狱、求知、悟道、抗争、平定叛乱、死前抗争诸事展开,娓娓道来,且对官场腐败昏庸给予无情揭露,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点评为“少见的、立体地、多侧面地描写一位历史人物的校园剧”。

  像这样塑造人物的原创作品,今年戏剧节上还有中央美术学院的话剧《悲鸿1895—1953》、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音乐剧《元培校长》,在改编影视文学方面,则有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话剧《尘埃落定》、山东艺术学院的话剧《九儿》和武汉大学的话剧《喜剧的忧伤》等。卢昂认为,这样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生戏剧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戏剧艺术之于青年学生最大的魅力,就是在道德情操、审美修养上给予他们滋养。戏剧归根结底是一项美的教育。”中国剧协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表示。

  青年人是戏剧的未来

  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认为,大学生戏剧可以反映经典的主题、艺术的主题,还有就是要反映时代的主题。

  关于校园戏剧剧目的选择,重庆市剧协秘书长徐冀鼓励老师和同学们排演经典剧目,排演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剧目,鼓励他们写自己的生活,反映校园青春朝气,表达青年的青春理想和人生追求。

  四川外国语大学博艺·莎剧社此次带来的话剧《星光里的朱丽叶》,被评委们认为是最接校园地气的作品。剧中人物以博艺莎剧社的社员为原型,讲述了当代大学生们通过排演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如何消弭矛盾和误会,如何面对令人绝望的病痛,又如何做出难以取舍的抉择,最终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光亮的故事。

  “该剧诠释了校园戏剧的内涵、情感、趣味,并以艺术手段关照着我们每个人的感知,于笑声中净化心绪,回归纯真,体味温暖,凝望高尚,播种美好,抵达了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这正是校园戏剧精神的体现,应大力传播推广。”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看完演出后表示。

  专家学者们认为,校园戏剧还是要扎根于校园、绽放于校园、发展于校园。青年剧评人闫平就指出:“校园戏剧还得从题材上取胜,由大学生来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自己想表达的感受,哪怕是粗糙、不成熟、简单,甚至单薄,但因为真切,就有感动人的可能。”

  “青年人是戏剧的未来”,这是颠扑不破的规律。从下一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开始,组委会将更注重主题性、导向性的引领,对于有潜力、有创意的作品从剧本阶段就给予重点关注,加强资金扶持、专家指导等方面的培植力度,力求推出一批反映校园火热生活、引导青年追求理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剧目,培养出更多的青年戏剧人才。

戏剧探索“大学之道”
小放牛(名家说民歌)
《站在草原望苍穹》演绎航天梦
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人大赛举行
故事片《血战湘江》力求再现历史
舞蹈集萃《长征路上红军花》上演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