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振翼高飞”比喻当前青岛航空业快速发展的势头非常恰当。
眼下,青岛胶东新机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10月,国家发改委、民航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复函》,标志着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进入国家战略。
11月15日至17日,民航界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盛会——第十五届世界机场城市大会在青岛举行,大会以“驱动地区发展,带动经济繁荣 ”为主题,吸引400余名中外与会者,其中包括来自20多个国家、30多个机场运营方的高层代表。大会期间,青岛发布“航空都市战略”——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空都会。
发布“航空都市战略”
作为全球性的航空业盛会,自2002年创办以来,世界机场城市大会已相继在世界各地举办14届。青岛是继香港、北京、成都之后中国第4个举办该项大会的城市,其含金量不言自明。
国家民航总局总飞行师辛天河在开幕式致辞时说,世界机场城市大会再次来到中国,这首先是对中国东部沿海城市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必将为青岛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以及国际化航空城搭建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
在2016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上,青岛发布了“航空都市战略”。根据该战略,青岛将围绕胶东国际机场重点打造航空都市新区,2030年将青岛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空都会。青岛“航空都市战略”通过制定近、中、远期三个阶段的目标与路径,一张蓝图干到底。未来,青岛将建成东北亚区域航空枢纽、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和智慧生态空港新区。
山东省副省长夏耕表示,青岛将紧紧抓住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机遇,牢牢把握获批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契机,扎实推进区域性航空枢纽、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智慧型空港城建设,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会代表对青岛“三步走”的“航空都市战略”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为正在加快建设的青岛新机场和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言献策。
“青岛国际航空都市战略将推动青岛建成东北亚国际大都市、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和区域服务中心。”本届大会主席、全球知名机场城市专家约翰·卡萨达教授表示,新兴规划的航空大都市能够促进周边经济的区域发展,还能服务于一些社区,当然也能够吸引投资、增加工作机会、促进贸易的发展。他建议,为促进航空产业发展,青岛应建设更高效的航空体系和更好的机场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青。
迎接机场城市时代
当前,青岛正在加快推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机场运行等级为4F,是国内首个拥有集高铁、地铁于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中心的机场,远期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500万人次,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带动青岛进一步迈向洲际时代。
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正在成为世界范围内大中城市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正如英国博闻亚洲副总裁马颖所言,新青岛机场正在建设,马上胶东机场就会成为东北亚的航空中心,会非常大地促进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的发展。
青岛抢抓机遇,日前印发实施《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了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按照规划,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构建“一核五区一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以胶东机场为发展核心,建设通航产业区、航空制造产业区、临空现代服务区、航空特色社区和大沽河生态保护带,规划建设航空及相关产业、金融租赁、贸易融资及综合商贸、生态旅游,规划先行、产城融合。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表示,面向未来,青岛将以胶东国际机场为依托,大力实施“国际化+”、“互联网+”、“海洋+”和“标准化+”行动,努力把新机场打造成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会议期间,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焦永泉作了题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航空生态圈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大都市,将逐步形成一种“互联互通、共享共赢”的发展新模式,它将沿着“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路径,实现“天地合一、区港一体、产城融合”,催生“机场城市时代”的真正到来。
参加大会的行业专家一致认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区位条件优越,具备建设航空大都市的条件。未来建设发展中,青岛要遵循互联互通、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良性循环的航空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