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承诺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网络主权被广泛解读为:中国认为应该对网络划定国界,而中国对本国网络空间拥有绝对控制权。
此外,《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尽管今年许多外国科技公司没有参加这一论坛,但仍有大量外企到会,这个迹象表明中国仍将对全球科技行业的盛衰起到重要作用。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研究员班志远表示,中国正在利用年度乌镇会议向世界宣传其在互联网监管方面的逻辑。“乌镇峰会背后的理念和动机是,把中国置于一个由那些与互联网打交道的领导人、商人和政策制定者组成的社区的中心,并在通常的国际论坛以外对全球互联网政策施加影响。”他表示。“中国希望民族国家可以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处理互联网,不受外部干扰。”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网络主权观”?中国提出的互联网发展理念将对全球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看中国学者的观点。
受访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唐岚
其实“网络主权观”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及,早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四个原则,五大主张,这其中就包括比较系统、全面的“网络主权”原则,要维护网络空间的主权。这一原则并不是中国独创的,在联合国探讨网络空间的行为准则时,就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同,并形成了国际共识——主权原则是适用于网络空间的。中国只是把共识继续贯彻到治理网络的实践中,结合中国的国家特色,将“网络主权”具体化,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如何真正地理解“网络主权观”?可以从权利和义务这两大基本要素入手。在权利方面,最根本的是管辖权,国家有权去管辖自己的领土范围,包括主权领土内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所有的网络行为。另外,还体现在国家有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利。相关的还有主权平等,所有的国家在网络治理方面都应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和角色,都应该公平地参与到互联网治理的大框架和平台中。
而相对的义务是,国家有义务保障本国公民的网络空间财产不受侵害,并维护本国的网络安全,这其实也在维护整个世界的网络稳定,也是尽国际义务。此外,国家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在别的国家遭受了网络攻击之后,其他国家有义务提供援助。
中国不但是网络信息技术最大的受益者,而且正在从受益者转变为建设者,而作为建设者提出相关的网络空间治理理念和方案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互联网技术发端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有的技术框架和相关的政策制定都是从西方开始,然后传播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已经形成的规则和技术框架,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需求,并随着网络的发展,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多。互联网是全球人类文明共享的成果,发展中国家也需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因此,中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规律,提出了符合当今世界网络空间发展状况的“网络主权观”的理念,而该理念的初衷就是惠及全世界人民,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正如习主席所提倡的,我们要共建一个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的这种呼吁既体现了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中国用实际行动改变了一些国家对“网络主权观”的看法。互联网信息化是人类发展不可逆的趋势,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正确的道路。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理念对全球的互联网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的网络空间需要全世界人民去异求同,共同维护,才能更加开放和安全,最终才能实现共享。
(刘林卿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