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科技第一展”之称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21日闭幕,炽热的创新火焰仍在神州大地持续燃烧。
第十八届高交会为期6天,本届高交会以“创新驱动 质量引领”为主题,展示战略前沿领域重大突破和创新创业的最新成就,其间共吸引了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58.9万人次观众参会。
18年来,高交会从“出生”到“成年”,见证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创新力量。
1999年的十月金秋,在刚刚经历亚洲金融风暴考验的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知识创新驱动”的观点不断深入人心。
那一年,深圳“荔枝节”取消,首届高交会应运而生。那一年,已在激光生产领域处于业界领先的大族激光,在首届高交会上获得了1000万元订单,挣下第一桶金。
十八载弹指一挥间。华为、比亚迪、三诺、金蝶、光启……一批中国“科技巨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深圳会展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策划推广部部长凌礼参与了全部18届高交会的会务工作,他回忆道,2001年的高交会,主办方邀请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国际电讯巨头的亚太区总裁同台演讲,会场很快被挤爆,因为座位不够,很多人干脆坐在台阶上。
当年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知名企业代表,历经行业洗牌,有的被收购、有的甚至退出市场。而在如今的高交会上,中国企业如腾讯、百度、华为、中兴等,已经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见证创新企业崛起的同时,高交会还具有新技术、新产品风向标的作用。”高交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早在2006年,中科院先进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就在高交会论坛上呼吁发展机器人产业,瞄准服务机器人领域。此后,高交会就连续10年开办“机器人专业展”。
这10年,中国的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以深圳为例,2015年机器人企业400多家,产值约63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
创新驱动,质量引领。从柔宇的柔性智能传感器技术,到可以装进口袋的无人机产品,再到智能控制的新能源汽车……透过高交会18岁“成年礼”观察,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逐渐形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较2010年接近翻番。
“从高交会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创新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
(据新华社深圳11月21日电 记者 孙飞、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