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墨尔本,感知的是城市里“叮当作响”、缓缓穿行的电车与悠悠白云交相呼应的场景;街上四处可见流浪艺人站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吟唱他们心中的墨尔本;在州立图书馆前,人、鸽子、海鸥其乐融融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叹,也许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亚拉河畔的夜色如同浸泡已久的佳酿令人如痴如醉;圣保罗大教堂的庄严净化了世俗与凡尘。这一切都在述说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和不朽。
初到“墨村”的生活,既有感到孤寂的时候,又能够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断发现它的美丽。犹记得因为看不懂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名称而不知所措;犹记得第一次在墨尔本吃到家乡的牛油火锅时的热泪盈眶;犹记得室友给我递来的那碗热腾腾的汤面,那是我记忆中最可口的美食……
与车水马龙的不夜城不同,我所在的校区地处墨尔本北区“大农村”。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最“原始”的澳大利亚,没有高楼林立,却有着凤冠葵花鹦鹉的“咿呀”低鸣、散落的袋鼠家族以及一排排望不到头的树木。这里的天气更是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细雨绵绵。
在这里的生活非常简单,让你不禁感叹仿佛回到了高中那个“三点一线”的时代:穿梭于实验室、寝室与超市之间。久而久之,难免让人感到孤独。在国内时,高中忙得让人喘不过气,大学时的生活则多姿多彩。周末回家有父母的陪伴、长辈的叮咛、朋友的邀约。而来到这个“大农村”后,突然什么都没了,感到孤独是难免的事。
走在雨雾氤氲的农村小道上,让人不禁想拥抱纷扬的雨丝。我还喜欢在实验室独依小窗,聆听窗外雨点敲打窗台的美妙韵律。看雨点将水中的灯影打碎,泛起层层涟漪,渐次扩散开来。我也喜欢在微雨的农村小路上信步,脚尖潋取些许水花,用面庞去迎接雨的祝福,感恩一路走来所有人的帮助和支持,感受那传遍全身乃至透彻心扉的清凉,体会雨点落地的纷舞与欢欣。在人生的平仄间,生命的真谛依旧细腻滑凉。留学的生活正可谓是“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墨村”的彩虹总是习惯性地眷恋着天空,伸出双手去触碰夕阳的光线,构成明暗相间的幻想。在我的梦中,彩虹总伴随着悠长的回忆。柏拉图的永恒、圣西门的空想主义……彩虹下,现实与理想对立统一。当时间不经意地从指间滑过,生命便在这里留下注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当眼前的事物都只剩下一个简单的轮廓,我多希望那梦幻的彩虹能赖着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