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歌是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音乐工作者(佚名唱,黄准记,流行于绥德一带)记录下来的,随后,这首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便广为流传。上世纪50年代中期,作曲家王方亮把它改编成无伴奏女声合唱后,又成为很多专业合唱团体的表演曲目,其影响更加深远。
全曲有很浓厚的抒情性,歌词深情地咏唱了一个美丽而有些凄然的爱情故事。在高度抒情化的旋律中融入了叙述因素。四个乐句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原则,音调由高音区渐次低移,曲意也由明而暗,揭示了一种思念和难舍之情。首句是全曲音调、音域、节奏的缩影,包含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切分音的连续运用,蕴含了一种很强的内在推动力,后面的三句似乎是首句内聚力的依次释放,给人一种自然、顺畅之感。
这种以首句确立乐旨、塑造形象的艺术手法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汉族民歌旋律的一个重要特色。另外,到了“转”句,旋律以“1—4”的五度下行,自如地移到了下五度系统,即由C宫F徵调式转为F宫C徵调式,前两乐句与后两乐句形成“五度结构”,为强化音乐的情绪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